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渭滨区:
聚力打造关中“未来乡村”新样板
庞文渊
  五月的渭滨大地,万物并秀,生机勃勃。笔者走进秦岭七十二峪之一的晁峪,新修的柏油公路像一条黑丝带在眼前延伸。漫步于山谷间,青山如黛、水声潺潺、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仿佛置身于壮美画卷,尽享世外桃源之美;行走在蜿蜒的山径,绿树簇拥、鲜花盛开、美景如画,感受着清新的空气,领略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让人心旷神怡。这是渭滨区深耕“山水田园、秀美上川”责任田,聚力打造关中“未来乡村”新样板的缩影。
  那么,渭滨区关中“未来乡村”是啥模样?笔者一探究竟。
  做细规划
  擘画“未来乡村”新图景
  “为了让绿水青山‘高颜值’变成金山银山‘高价值’,我们依托上川村资源禀赋,系统化思维、差异化布局、集成化建设、市场化运营,健全区镇村三级书记亲自抓和18个专班周调度机制,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用在创新链上、把群众嵌在致富链上,奋力沿着自然生态、产业兴旺、低碳宜居、文化赋能、和美安定、创业共富的关中‘未来乡村’目标勇毅前行。”市委副书记、渭滨区委书记段小龙说。
  基于这一认识,渭滨区规划先行,把自然生态、低碳宜居作为先决条件,打通“两山”理念双向转化通道,立足资源禀赋,尊重乡土风貌,整合上川、晁峪、新安3个村统一规划,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下转第八版)
    金耳种植舱

    上川村民居

    品农上川有机农业体验园

    日兆山谷露营地

  (上接第一版)村庄民居更时尚。区上邀请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选派专家教授担任“驻村设计师”,创新推进村庄民居改造,确保有院子、有车位、有给水、有供暖、有排污、有清洁能源,吸引原乡职业农民、归乡农业合作社带头人、城市成功人士返村居住和创业,保留民居原有纹理,逐步凸显恒温、恒洁、恒智等“六恒系统”地域特色。
  向“圈”而行更便民。按照“服务村民、吸引市民”功能定位,区上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镇、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建成15分钟医疗圈;科学配置体育健身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利用晁峪幼儿园、晁峪中学校舍资源,引进专业机构创办养生康健、机构托养、日间照料康养中心圈。
  乡村旅游综合体更和美。聚焦诗画晁峪河、生态旅游交通走廊和邻水田园服务、秘境原乡度假、野外运动拓展组团的“一河一廊三组团”空间布局,渭滨聚力打造集民俗文化体验、山乡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拓展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全面构建引领低碳生活、呈现未来元素、彰显关中韵味的现代化新农村,确保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
  为了打造国内乡村旅游目的地,区上谋划实施总投资9.8亿元的重点项目84个,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元素,引流旅居爱好者、高端商务会议、亲子家庭等群体,形成“宿集+多元化”文旅新业态。目前,按照4A级景区标准,区上投资5000万元,建成9.6公里乡村旅游专线,同步实施“弱电全段落地”项目,建设13.5公里沿河步道;投资1700万元实施晁峪河生态治理工程,3个村28个组分片分段建设了生活污水一体化无害处理与循环利用设施,生活垃圾实现市级集中处理全覆盖,坚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晁峪河。探索建设村级天然气储备站,解决村民供气供暖等问题。
  做强产业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产业兴则乡村兴。区上把产业兴旺作为打造关中“未来乡村”首要任务,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川村依托气候适宜、雨水丰润的食用菌培育种植环境,先后建成食用菌大棚45座,建设菌种培育房、烘烤房及节水灌溉等配套设施,引进云南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新品专利“金耳4号”,成立合作技术科研工作站,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金耳智慧云仓34座,注册“晁金儿”农产品商标。探索村企联营合作模式,共同组建晁金儿菌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派驻镇村干部入企服务,促进金耳产业实现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000万元。
  为了叫响“晁金儿”品牌,区上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建了宝鸡金耳研究院和食用菌产业加工基地,构建集菌种研发生产、菌包制作培养、出菇示范栽培和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标准化全产业链,邀请国内知名动漫公司量身定制专属IP形象,满足不同场景应用需求。目前,日产金耳鲜品达到2吨以上,研发出金耳刺身、金耳饮品、金耳羹等高端产品9种,金耳菌宴“一桌饭”特色美食备受消费者青睐。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区上盘活闲置资产、创新运营模式,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蛋糕”,推动村级股份合作社实体化、法人化运行,创新探索“闲置资源+村集体流转+社会资本运营”新模式,将村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统一收储至村级股份合作社,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同时,区上持续推进村民农房与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坚持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切实把分散的资源聚集化、模糊的产权明晰化、集体的资源市场化,让沉睡资产变成增值资本。
  渭滨区委副书记刘维军告诉笔者:“我们探索‘村村抱团、村企村社联动、职业经理人入村共赢’发展运营模式,3个村以闲置集体土地和房屋评估作价510万元,联合成立村级资产管理公司,吸纳社会资本现金入股490万元,合作成立峪见新川股份运营公司,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结算’,由管理公司负责控股决策,运营公司负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整体运营,村民通过资产入股、务工参与成为公司‘股东’‘员工’,分红赚薪金。”
  做靓文化
  满足游客娱乐新期待
  坚持文化赋能,增强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为“未来乡村”强根铸魂,让游客看山望水忆乡愁,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好地方。
  弘扬档案文化,凝聚奋进力量。“六号工程”遗址原是宝鸡档案后备库,也是留给上川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弘扬档案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区上争取8000万元专项债项目,聘请中央美院、中国建筑院等设计团队进行整体改造升级,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式展示档案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全力打造以档案文化为主题,集干部培训学习、企业职工团建、青少年研学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教育基地。
  传承乡土文化,办好乡村舞台。区上以农民群众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导向,整合文化长廊、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建成“乡村大舞台”,邀请专业文化演艺公司策划,在每周五、周六、周日为村民和游客搭建才艺展示、文化下乡、文艺演出等平台,广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积极创树“我们的村晚”等文化品牌,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
  体验自然文化,加速农旅融合。依托山水林田等自然资源,渭滨因地制宜发展农旅融合项目,系统打造以“休闲、旅居、体验、野行”为主的乡村休闲产业。品农上川体验园可以让城市居民参与农耕生活、感知农耕文化;沉浸式户外光影艺术体验地视觉震撼、美轮美奂;森林拓展营地集户外训练、丛林探险等功能于一体,吸引更多人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笔者在日兆山谷露营地看到,来自天水的游客正在品美食、观山水、赏美景,架着手机搞直播、当网红,玩得不亦乐乎。
  做精善治
  蹚出乡村治理新路子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如何在“未来乡村”中下好这步棋?渭滨区想得远、谋得实、走得稳,健全完善数字化、网格化、物业化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美安定。
  数字乡村信息化。依托“数字渭滨”平台开发“数字乡村”,区上全面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应用。村庄可视化展厅、综治安防数字云为乡村治理布下“天眼”,实现数据充分汇聚、状态实时感知、异常智能预警。创新运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金耳产业智能云仓种植,建设集展示、体验、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农特产品电商展销基地,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
  治理体系网格化。区上探索构建“村组街巷”网格化治理体系,将3个村划分为114个网格,由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分片包抓,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进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强化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建立“一村一警一律师”制度,开展文明家庭、优秀乡贤、道德模范等选树活动,引导各类能人依法依规参与乡村治理,促进项目回归、资金回流、技术回援、公益回扶。
  物业管理市场化。区上坚持以市场运营为主导,探索实施农村物业管理模式,3个村通过联合成立市场化的村级物业公司,对全村居民和乡村旅游综合体内所有项目统一提供卫生保洁、安保巡逻、水电暖维修、基础设施管护等标准化服务,常态长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渭滨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昱昕说,“我们将以乡村全面振兴为契机,遵循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加快晁峪河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辐射带动全区‘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让广大农民乐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现代生活,走出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特色之路,成为关中‘未来乡村’新样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