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在书中自洽
◎任红英
  那天晚上,我在抖音直播间同线上将近60万人,与《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作家梁晓声和蔡崇达、主播董宇辉“以文学为名义”相聚在一起。我再次听到梁晓声亲切地称董宇辉为“亲爱的同志”,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这位老人的平易真诚和对年轻人的欣赏和喜爱。跟随他们聊文学与文学背后的人生,那晚上我也跟着一起下单订阅了2024年《人民文学》。2024年,希望我能捧起书本,真真正正地重新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以前我是爱读书的。从我上学识字后,我的启蒙读物就是小人书,地摊上一分钱就可以看一本,跟庙会的时候我仅有的一毛钱都换看几本小人书了。我在摊前总想趁机多看一本,然而摆摊的人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紧盯着我,以致我讪讪半天不得不放下手中那还没看完的连环画离开。人就是很奇怪,小时候那么调皮的我竟然喜欢静静地看书。
  我看书的“初恋”期是上初中后,那时书店很少,学校也没有图书室,但是同学之间总会流通书,言情的、武侠的,也会有自己摘抄的诗在笔记本上互相传阅。初一时,我的同桌是村里的伙伴任刚,他的舅舅是县城里当时非常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任刚经常将一些新书好书拿到学校里来,我便“近水楼台”先看,看的书名现在都已经忘记,只记得他的书都是新的,让人十分羡慕。记得有一次看《赵一曼的故事》,我是上课偷看,午休时也偷看,检查午休的李老师发现了,从我抽斗里没收了书,我想大概是李老师也想看吧。
  我看书深受舅舅影响,因为我少年时的文学偶像是我的三舅。他有一个大书柜,在当时实在是“高大上”的物件了。我多次溜进他的房间想看看书柜中的书,却一直没有胆量取出一本来,总是仰着脖子隔着玻璃柜门读着那几排书名。三舅立志要做个文学青年,他还给自己取了笔名。我从未关心过他干什么工作,但我知道他的钱几乎都用来买书。他给自己订阅了《诗刊》,每个月得去县城的邮局两趟;他还给自己定制了稿纸,每张稿纸右下方都印有他的笔名。每次看他用刚劲的笔迹写下诗篇,我对他的崇拜就多了一分。那个时候,每到星期六下午放学,我就赶近十里路到舅舅家,征得他的允许看会儿书。
  记忆犹新的是我和三舅、小姨共同“追”过杂志《今古传奇》的武侠小说《玉娇龙》,那时候追书比现在追剧热情还要高。武功高强的玉娇龙和马贼罗小虎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让我魂不守舍,我无数次在枯燥的课堂上回味小说中的情节。我总幻想自己的世界里也会有孤烟落日,我也会骑着马像风一样在大漠自由驰骋,也会隐姓埋名追寻俞秀莲和李慕白这样的大师,在他们的带领下仗剑走江湖……白雪皑皑的天山一直是我少年时期最向往的诗和远方,我曾经展开想象去描述天山的浪漫和美景,无数次设置自己仙气飘飘地从崖上一跃而下的场景,然后江湖上到处都是关于我的传说……书,让我从未放弃人生的无数种想象。
  前一阵子,新房装修进入尾声,我用了一整天时间将我的书籍全部整理出来。书架上的、书柜里的、餐桌上的、博古架上的、窗台上和床头柜上的,还有“床肚子”里的书全都翻了出来。我用一块干净的潮湿抹布,将它们一本本擦干净整理好,每一本书都有一段让我回味的故事。我想待到春暖花开时,搬进新房坐到书房,再把这些曾经读过的书读一读,把曾经与每本书有关的故事再回想一遍,人生的意义应是如此自洽。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