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郭沫若的三幅字迹
本报记者张琼
  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一生没有来过宝鸡,但他对宝鸡文化很有感情,尤其对宝鸡青铜器和石鼓文化研究颇深。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彭曦曾说:“郭沫若对宝鸡的研究,比宝鸡人还要深刻。”学术研究之外,郭沫若在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在宝鸡就有他的三幅字迹遗存,分别为“宝鸡报”“宝鸡县虢镇中学”“宝鸡画册”。
  如今,当读者翻阅《宝鸡日报》时,就可以看到郭沫若题写的报头,其中“宝鸡报”三个字为郭沫若1959年所写,至今仍被广泛运用。郭沫若既然没来过宝鸡,这个题字又是缘何而来呢?已退休的宝鸡日报社编辑苗烈香介绍,1959年我市编印了摄影集《宝鸡画册》,《宝鸡市报》摄影记者任文薄、《宝鸡画册》工作人员张文两位同志受托,前往北京请郭沫若先生为画册题名。两人到达北京表达了意愿后,郭沫若欣然答应为《宝鸡画册》题名。任文薄和张文得到回复十分开心,想到《宝鸡报》正在筹备,何不请郭沫若先生也为《宝鸡报》题个报头?两人将这个心愿通过秘书转达给郭沫若,也得到了郭沫若的应允。随后,郭沫若分别题写了“宝鸡画册”“宝鸡报”两幅字,送给了两位宝鸡同志。郭沫若说,宝鸡地方很不错,有历史,也是工业生产的大后方。1961年,郭沫若题写的“宝鸡报”开始出现在报纸上,1985年,《宝鸡报》复刊时沿用了郭沫若的题字。1988年,《宝鸡报》更名为《宝鸡日报》,便从郭沫若诗词中找到了“日”字作补,与郭沫若亲笔题写的“宝鸡报”三个字组成了如今读者看到的《宝鸡日报》报头题字。
  此外,在陈仓区虢镇中学存有一幅郭沫若的亲笔题字——“宝鸡县虢镇中学”。记者在虢镇中学看到,这幅字题在一张长27厘米、宽12厘米的纸上,一起被保存的还有郭沫若寄题字的信封。采访得知,这幅字最早的收藏者是虢镇中学王志哲老师。1965年,虢镇中学几位老师商量,由王志哲老师写信,请郭沫若先生为虢镇中学题写校名。王志哲便恭敬地写了一封短信寄往中国科学院。1966年2月,王志哲收到了一封从中国科学院寄来的信,信里装着郭沫若题写的“宝鸡县虢镇中学”七个字。一时间,虢镇中学师生争相传阅这封从北京寄来的信件。王志哲离世前,将郭沫若题写校名的故事写成文稿,同郭沫若题字原稿一起捐给虢镇中学。
  郭沫若为出土于宝鸡的“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写过多篇文章。从郭沫若写的《石鼓文研究》中得知,郭沫若在国外一直留意收集石鼓文的资料,他在日本发现了石鼓文“后劲本”的照片资料后,对石鼓文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研究,为后人研究石鼓文提供了宝贵资料。文物南迁时,郭沫若记挂着石鼓的安危,写诗道:“一鼓费一卡车载,纩裹网维箱底在。初移宝鸡后峨眉,暴寇无由攘过海……”语句间流露着对石鼓的珍视、对护宝人的夸赞。至今,郭沫若已离世45年,但他研究宝鸡青铜器铭文、石鼓文的文章,依然被当今很多宝鸡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所翻阅、学习。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