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南鱼北养宝鸡水产“走”向全国
本报记者 罗锐
    马宪展示水龙虾

    蔡洋养殖的大闸蟹

    工作人员收获鲟鱼

    太白河镇冷水鱼产业园工作人员捞鱼

  
  膏黄饱满的大闸蟹、肉质鲜美的水龙虾、营养丰富的冷水鱼……如今,越来越多的特色水产品在我市成功养殖,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品种多南鱼北养成规模
  秋天是吃大闸蟹的最佳时节,岐山县蔡家坡镇安乐社区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蔡洋,带领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捞蟹、捆蟹、包装,这里的大闸蟹将发往全国各地。
  说起大闸蟹,人们都会想到阳澄湖的大闸蟹。在我市也能养殖大闸蟹?没错,蔡家坡镇安乐社区临近石头河、依傍大秦岭,被称为宝鸡的“小江南”,适宜的气候和水环境为养殖大闸蟹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蔡洋说:“2018年,我开始养殖大闸蟹,今年的大闸蟹肉质鲜嫩、膏黄饱满,重量大多在4两以上。最近是销售旺季,我还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每天的销售额在1万元以上。”
  金台区硖石镇青山环绕、碧水长流,有着先天的淡水养殖优势。当地的渔荞美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17年开始,尝试养殖澳洲淡水龙虾,2019年,该合作社养殖成功。记者在该合作社看到,池塘清澈见底,近30厘米长的水龙虾在水中游来游去。合作社负责人马宪介绍说:“我们的产品除了满足陕西市场,还远销甘肃、北京等地。”
  冯家山水库渔场地处陈仓区贾村镇北湾村,现有水域养殖面积2万亩。这里采用人放天养的模式,重点养殖净水性、滤食性鱼类,实现了以鱼抑藻、以鱼净水、以鱼固碳的目标,达到水质净化和渔业经济互利共赢。渔场工作人员说:“今年,我们渔场的鲢鱼、鳙鱼、银鱼3种水产品先后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全省首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水产品。”
  宝鸡生态环境优美、水资源较为丰富,南鱼北养已经渐成规模。
  市水产工作站高级工程师王明祥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现代渔业发展方向,不断优化水产品养殖结构,“银鳞雀跃鱼满舱”的丰收场景已成为宝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全市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鱼、鲢鱼、鲤鱼、鲫鱼、泥鳅、鳟鱼、罗非鱼、鲟鱼等,以及虾、大闸蟹等共15种,市域范围内鱼类共74种,养殖面积4.5万亩,年产量7000余吨,年
  产值2亿多元,渔业产量和产值在全省位居前列。
  收益高乡村振兴好抓手
  在我市规模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太白县太白河镇冷水鱼产业园,工作人员按照冷水鱼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拣,偌大的鱼池内,鱼儿翻滚跳跃。
  太白县太白河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冬季水温不低于8℃,夏季水温不超过20℃,这里的冷水资源得天独厚。2017年,太白河镇投资539万元,在兴隆村建成占地32亩的冷水鱼养殖示范园。随后园区逐年扩大养殖规模,2021年已建成集冷水鱼养殖、生态观光、乡村旅游、教育科研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鱼儿池中游,村民腰包鼓。通过6年多的养殖实践,该园区实现了苗种自繁自育,养殖鲟鱼、鳟鱼等冷水鱼150万尾,年产100余吨,形成了集孵化、养殖、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实现年产值上千万元。该园区采用“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收入的60%用于集体分红,40%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园区已连续累计分红55万元,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看到渔业养殖的好前景,太白县、扶风县、眉县、金台区等县区打造了一批集养殖、垂钓、餐饮、露营于一体的休闲渔业,不仅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促进了渔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基础好渔业品牌响当当
  根据原农业部印发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以及宝鸡市养殖水域现状和特点,我市养殖区功能划分为渭河川道池塘养殖功能区、渭北旱塬水库养殖区、秦岭南北麓河沟流水养殖开发区、休闲渔业功能区、稻田养殖功能区和水产苗种生产功能区六大类。
  王明祥表示,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良好的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先决条件。宝鸡有着适宜的气候温度、较为丰富的水系和土壤微量元素,这就为南鱼北养提供了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各县区还要不断推动养殖技术推广,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工作,为本地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市水产工作站站长李志刚表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特色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消费比重也在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市养殖的鱼虾蟹远销全国各地,取得良好效益。“我们将不断优化渔业养殖结构,积极培育引进南美白对虾、鲈鱼等名特优鱼类新品种,以达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的目标,着力打造宝鸡渔业品牌。”李志刚说。
  聚焦宝鸡渔业高质量发展,一些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刘家寿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他说:“经过专业测评,我发现宝鸡水产品质量安全放心,没有土腥味,且肉质紧、品质高。”刘家寿建议,我市应充分利用水质资源好、工业无污染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养殖高附加值水产品,提升宝鸡渔业影响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吉红表示,宝鸡要引进更多专家团队和先进技术,科学养殖,开发更多优质水产品,在深加工上下功夫,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产业化服务,进一步把宝鸡渔业做优做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