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拾红芋
◎侯世平
  今年以来,除去陪伴父母、看望婆婆,我心里总想着让一成不变的日子改变一下,参加一些体力劳动,比如摘苹果、摘辣椒、掰玉米、刨红芋、拔萝卜……不但收获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要接地气地锻炼身心。
  那天,我从凤翔骑行回桂花村途中的最后两公里处,在路过位于横阳路冯家村的小姨家时,路边停放的车辆,还有那田地里隆隆作响的机器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这里正在采挖红芋。我当机立断,停好自行车,过了马路,去地里目睹并参与这场偶遇的农事。
  刚进地,一辆红芋采挖机便朝地头开来,为了不影响司机师傅掉头作业,也避免主家将我驱除出“地”,我快速转身并转移了两处地方。当采挖机离去后,我又一次走进地里,开启了我人生的又一个第一次——拾红芋。令我奇怪的是,眼前向东驶去的“大家伙”并没有放下它那明晃晃的“大手”。问其原因是先轧出车辙,返回时再下犁。看来干什么都要有技术。
  一个个刚被翻出的、躺在犁沟地的、带着泥土气息的、红艳艳的红芋让我欣喜万分,我蹲下身子,轻轻地伸出双手去抚摸,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样。手指与它接触的那一瞬,我感到了它稍带粗糙感的“皮肤”。我提起一串红芋端详,个个都有小孩子胳膊粗细,修长匀称。一个带着须根的红芋令我爱不释手,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下它刚“出生”时的模样。
  来这里干活的有四五十人,提红芋藤蔓的、机器采挖的、捡拾的、装袋的、装车的……流水线作业,一切都条理清楚、井然有序。眼前有几位老乡弯腰向前快速捡拾,我的速度明显跟不上他们,索性蹴在原地将周围零散的红芋堆在一起,没一会儿,身后出现了一堆堆高高的红芋堆。一个年轻小伙子举着手机,以这些红芋堆为背景做着直播,我看着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拾红芋的过程,就是给红芋挪窝的过程,离开养育、滋润它们的那片热土后,经过去土、装袋、分拣、运输、销售、清洗等工序,走向家家户户的餐桌,成为人们常食的一道道美味佳肴,实现它更大的价值。它富含的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多种功效。
  听其他拾红芋的人说,这片地约有30亩,已被外地客商看中,这些天就要全部采收运走了。虽然今年收购红芋的价钱不高,每斤也就一瓶矿泉水的钱,但农民还是保持着他们种地的本分。几十年来,这里一直都在种红芋,并想方设法把小红芋做成大产业,带动周边方圆几公里的父老乡亲过上富裕日子。
  现在正是秋收农忙时,这次回桂花村我要多住几天,除了陪父母,还要去地里帮乡亲们拾红芋,与他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