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初秋宝鸡淡云烟
本报记者麻雪
  正在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是中国古文化的极致浪漫,让瑰丽的唐诗激发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美古诗词的热爱。其中展示的“梁园”如世外桃源一般,人们在其中耕种、读书,更有秋季收获的美景画面。高适、李白、杜甫这三位大诗人,也是这部电影的三位男主角,在梁园里吟诗抒怀、赞叹自然、感慨人生。但你可知道,一个秋日里,杜甫也曾在咱宝鸡的凤翔吟诗抒怀。他在宝鸡写尽赞叹与感慨,吟到“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杜甫曾在宝鸡待过一段时间,游历多个地方,写过《青阳峡》《九成宫》等多首与宝鸡相关的诗歌。“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这句诗是《得家书》中的一句。他在凤翔的驿站,得到一封家人寄来的信后,十分欢喜,便写下这首诗,诗意中的欢喜溢于纸上,最后一句“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更是带有想归于田园的心灵沉静感。
  初秋时节的宝鸡,天空高阔,云烟朵朵,煞是可爱。褪去了夏日的热与躁、慵与倦,尽是舒爽与畅意。唐代的孟浩然有首《初秋》,开篇明义、诗情悠悠,“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在市区的渭河畔,看绿意丛丛的芦苇,还未到“蒹葭苍苍”的古意深秋,只有刘禹锡在唐诗中写到的“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的诗情。
  不错,初秋本身就是一首清丽的诗,明朗欢快又余韵悠长。“清秋日夕淡云烟,回塞山河正晓然。天际晴晖连凤岫,堤边绿柳界秦川。莫言棫(yù)朴当年远,正是岐丰与世延。路上何人挥大眼,好将淑气对鱼鸢。”这首秋日的诗,是明代的杂剧大家王衡所作的《美阳郊行》。日夕、云烟……静美的秋色,朦胧的秋意,淡雅的秋韵,映衬出悠远的意境,那么恬静而祥和。秦川、岐丰……这样的词语明确指出这首诗正是在宝鸡所作。
  这首诗歌第三句所说的“棫朴”,是指《诗经》中的一首名为《棫朴》的诗歌,是描述周文王知人善用的诗歌。王衡的《美阳郊行》提到了“棫朴”,正是意指周文化发源地岐山、扶风一带,秋日的周原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
  初秋有恬静,也不乏豪壮。这段时间,从宝鸡市区向南而行至大散关景区,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在一个秋日,在这里留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千古名篇。这首名为《书愤》的诗歌,其中饱含赤诚的报国情怀。在大散关眺望秦岭中的群山连绵,大好山河,一腔壮怀油然而生,方可同感这首诗歌的意境。
  如今,宝鸡大地进入秋日丰收、喜悦的时节。岐山北塬上的苹果红了,清脆爽甜;眉县的猕猴桃熟了,正是采摘的好时节;核桃、玉米等农作物的丰收,更是不胜其喜……周原故土上的丰收景观,不仅是古诗中所写的“正是岐丰与世延”,更值得今天的我们不吝笔墨去赞颂。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