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清明节陕西渊源
◎朱文杰

  朱文杰: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等。
  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西周以来,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尤其在周之都城的丰镐,宗庙地的周原。古人认为“夫祀,国之大节也”。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祖成为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
  “清明”一称最早记载于周代,在汉代作为节气而真正形成。西汉时汉武帝命太史令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二十四节气从此确定,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具体日期在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第一崇尚的风俗应是扫墓。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杜牧《清明》诗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白杜两诗写出清明节扫墓祭祖悲凄之情,“欲断魂”尤为经典。
  孟浩然《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帝里”即帝京长安,重视清明这一节日。柳宗元《与许京兆书》载,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唐韦庄《长安清明》:“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其中“清明火”,意思是唐时寒食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宫中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上相闲分白打钱”,上相,泛指大臣。意思是大臣闲而无事以蹴鞠为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称“白打钱”,皆当时清明习俗。韩翃《寒食》中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汉宫传蜡烛”也指皇帝“清明赐火”是专给权贵宠臣的五侯,讽刺皇家偏心,宫外却是一片漆黑,百姓家仍被禁火。
  隋唐长安城在清明寒食时节,还有斗鸡之戏风靡一时。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诗中载:“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张仲素《春前曲》诗中也有:“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斗鸡在中国有2000多年历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贵族间盛行的活动。《史记》和《汉书》中记载有关于“斗鸡走狗”之事,说明西周斗鸡之戏已较兴盛。而到唐代好像朝野皆热衷此戏,成了唐王朝之“国粹”。
  斗鸡还讲究有专用场所,斗鸡场为高级娱乐场所,贵族、官宦子弟,包括皇室中人多热衷此道。因之斗鸡场不会离皇城太远,杜淹诗中的“寒食东郊”,说明唐初还在郊外。而唐皇城安上门内东侧,今西安城墙大南门的永宁门内的书院门,有斗鸡场,应该是中唐以后的事了,沿袭至今留下大吉场巷,吉与鸡谐音而名之。张仲素为唐德宗贞元年间人,他的“先占斗鸡场”应设在皇城内。
  唐代诗人宋之问曾在大吉昌西边含光门里鸿胪寺办公,上下班时常路过这里。其诗《长安路》中才有“日晚斗鸡场,经过夹斜看”。
  诗仙、诗圣都留有写斗鸡诗句。李白“斗鸡金宫里”,杜甫有“斗鸡初赐锦”。而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则以诗描写斗鸡之惨烈:“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
  唐朝时斗鸡,不仅民间设有斗鸡场,连皇帝也喜欢玩斗鸡。唐玄宗曾经不惜重金,在宫廷中设置豪华鸡坊,派人专门养鸡,作为斗鸡之用。还在临潼华清宫缭墙以内、夹墙之中,置有舞马台和斗鸡殿。根据宋代游师雄《唐骊宫》一文判断,宫外逍遥殿北的舞马台,建在今华清池外东北部,斗鸡殿建在今东花园东北隅。唐代文学家陈鸿《东城父老传》记有:“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放鸡坊。”唐郑嵎《津阳门》诗描绘,观风楼“楼南更起斗鸡殿”。
  “治鸡坊于两宫间”,则说明斗鸡场也处于两宫间,而书院门大吉场正好处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之间。
  唐代还流传有“贾昌斗鸡”故事,甚为有趣。“贾昌”是盛唐时期的斗鸡神童,也称“神鸡童”。他十三岁入宫,以驯鸡得宠于唐明皇四十年,贾昌驯鸡有诀窍,鸡天性怕狐狸,贾昌则在他的斗鸡头上抹狸膏(狐狸油),爪戴铁爪,斗之必胜。李白诗句讽刺贾昌恃宠傲世、鼻孔朝天的神态,诗云:“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存世乾隆御题诗鸡缸杯,杯壁所绘戏鸡童子又名“贾昌斗鸡”杯。
  这斗鸡小儿贾昌,当年也绝对红火,连《唐诗选》里都记有一首唱贾昌的《神鸡童谣》:“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安的小孩子兴了个斗鸡游戏,即把一条腿弯起,一手抬到腰部,另一条腿站地,如金鸡独立。两人捉对而斗,用膝盖向对方冲击,有挑、压、侧击等技击手段,转着圈斗得满场子飞,形如两只公鸡在扑斗。不知这游戏是否从唐朝斗鸡演变而来?但斗鸡游戏,深受学生娃喜爱,笔者上小学时就热衷于斗鸡,也叫“对鸡”。
  清明节习俗中有“蹴鞠”活动,杜甫的《清明》诗中就有“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起源于春秋战国,盛行于唐宋,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
  还有“拔河”游戏。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拔河发明于春秋后期,起初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清明时唐玄宗曾在长安城举办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拔河始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清明节前后及上巳、寒食两节,正是阳春三月,春花烂漫的季节。而这个季节,又遇唐代科举考试的放榜日,专家认为,唐朝科举主要是以诗取士。又在曲江畔举行曲水流觞游戏,把酒杯漂浮在曲水面上,当酒杯漂到哪位的面前时,哪位就要做一首诗。如果做不出,就要罚酒喝。这一切习俗全和赋诗有关,所以清明、上巳、寒食节是一个让文人骚客诗兴勃发的节日。可以说,清明是扫墓的清明、踏青的清明,也是诗歌的清明。这才有“一日看尽长安花”“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千古名句。(肖像作者陈亮)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