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磨盘先生和他的农耕文化园
毛丽娜
    磨盘砌成的照壁

    彭晓岚展示他保存的碾盘和碌碡

  
  他年过六旬,多才多艺,曾当过文艺兵、做过电影制片厂的修理工,还当演员拍过影视剧;从西安退休后回到家乡,在祖辈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古典式庭院,收藏西府农人曾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100余件,仅碾盘、磨盘、石磨就多达70余件,村民因此喊他“磨盘先生”,他就是凤翔区彪角镇导子营村67岁的退休职工彭晓岚。
  “磨盘先生”
  2月14日上午,笔者来到导子营村,听闻笔者来意,热心村民纷纷引路。跟随村民彭宗正的脚步,笔者走进一座古典庭院,磨盘砌成的照壁、磨盘铺成的路,大碾盘做圆桌,碌碡做石凳,还有几处石磨景观造型……“磨盘先生,家里来客人啦!”彭宗正话音刚落,“磨盘先生”便热情地出来打招呼。
  “磨盘先生”彭晓岚看起来面色红润、双目有神,说话声音干脆洪亮。他1956年出生于古城西安,父母都是政法系统干部,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他从小酷爱读书,热爱音乐。高一时,北京铁道兵某师文工队来学校特招文艺兵,16岁的彭晓岚幸运地成为文工队的一名扬琴演奏员。1979年,他从部队退役,成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一名修理工。后来,他还出演过多部影视剧,扮演过不同角色。
  退休后,就在别人都和老伴开启了四处旅游、登山赏景的闲暇生活时,彭晓岚却怀念故乡,那个生养父亲的地方,那个有祖母疼爱、寒暑假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地方。父亲参加工作后离开了老家,祖母去世后老院子就逐渐荒废了。于是,落叶归根的情怀,重建祖上庭院的愿望愈发强烈。最后,他毅然回到故乡。
  建什么风格的院子?彭晓岚开始琢磨这个问题,他发现农村许多过去的老物件,如为稻谷等粮食脱壳的风车,将麦子加工成面粉的木砻、石臼、榔头、石磨等被人丢弃,无人问津。目睹这些熟悉的老物件,彭晓岚眼前一亮,倍感亲切,他不由得思绪万千,回忆起西府农耕时代的一桩桩往事。
  “收集老旧物件,在自己庭院里建农耕文化园,能激发后人饮水思源、忆苦思甜,牢记种粮艰辛,珍惜农人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可谓一举多得,意义深远。”彭晓岚说。
  有了想法,彭晓岚便立即付诸行动。他将庭院的设计定位于中国古建筑,并以农耕文化园为主题,跑遍了村上400多户人家,开始大量收购旧碾盘、磨盘等农耕用具。在他的庭院里,最大的碾盘直径2米多,最小的石磨直径20厘米,费用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终于,耗时7年,一座古色古香的古典庭院及农耕文化园建成。他的古典庭院,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场地,院内的农耕文化园成了青少年参观学习的乐园。慕名前来参观的西安、宝鸡、咸阳等周边游人逐年增加,大家都对此交口称赞。
  “风车、犁、耙、镰刀、碾盘、磨盘、石磨等,涉及西府农人曾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在这里几乎都能见到。”彭晓岚行走在自家的庭院,一边讲述自己的经历,一边介绍农耕文化园里的老物件。
  “元宵大叔”
  村民们十分喜爱“磨盘先生”和他的庭院,这两年他又多了一个善意的绰号“元宵大叔”,这又是咋回事呢?
  村上66岁的退休教师高玉堂对笔者说,彭晓岚博学多才,爱好广泛,在音乐、摄影、篆刻、体育方面都有研究学习,回到家乡后,他成了传播城市文化的使者。村民都很喜欢他和他的庭院,经常在他的庭院欣赏古典乐器演奏,参观书画作品,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他的回归,正悄悄地改变着村民的精神文化面貌。
  “元宵大叔”这个称呼还是村民送给他的,因为连续七年来,每逢元宵节,彭晓岚都要提前购买40斤元宵,在院子里支起大锅煮元宵,请乡亲们吃元宵。村民们把在“磨盘先生”家吃元宵当作元宵节里的一项庆祝活动,十分开心。
  为什么每年都要请大家吃元宵?彭晓岚说:“元宵节当天吃元宵,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元宵佳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我和乡亲们一起煮元宵、吃元宵,为的是大家一起高高兴兴,更是为继续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元宵大叔’的元宵,吃在嘴里甜在心里,不仅让人感受到温暖,更让人体会到传统节日的美好,‘元宵大叔’的真挚和热情也感染着每一位村民。”彭宗正笑着说道。
  登上庭院的楼阁,原木楼顶,朴素大方,墙上的三幅书法作品吸引了笔者的目光,其中檐下木板上刻着一行字:“走过千山万水,不忘乡愁”,正是彭晓岚的文化情怀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