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善恶忠奸一笔勾
——记陇州社火疙瘩脸谱绘制技艺传承人杨秉权
    杨秉权在画社火脸谱

  陈思源
  “陇州社火疙瘩脸谱构图简洁,色彩古朴、典雅,造型夸张传神、立体感强烈,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社火脸谱艺术中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周末的陇县非遗展览馆内,总能见到一位热情的中年讲解员给游客讲述陇州社火疙瘩脸谱,这个人就是社火疙瘩脸谱绘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杨秉权。
  儿时结缘家学传承
  家住陇县的杨秉权今年55岁,如今在陇县文化馆从事陇州社火脸谱技艺的传承工作。说起与陇州社火疙瘩脸谱绘制技艺的缘起,杨秉权感慨万千:“我从12岁起,每到寒暑假,就跟舅舅陈招贤学习皮影雕刻、学画社火脸谱。当时乡村流行唱皮影戏,我舅舅的皮影作品因为刻工精到,所刻人物栩栩如生,在周边省份都很畅销,舅舅忙不过来,我就去帮他做些简单的皮影。因为这个机会,舅舅觉得我有学陇州社火疙瘩脸谱的天分,便给我传授了他的手艺。”
  杨秉权1985年考上了西安市艺术学校。最后一次见到舅舅是在1986年8月下旬,那时舅舅在北京获得了皮影雕刻大赛全国一等奖,兴冲冲地回乡,杨秉权则是去西安市艺术学校上学的途中,两个人在一条小路旁迎面碰上。舅舅鼓励他要用心学习民间艺术,特别是社火脸谱。“舅舅说,当时从事社火脸谱的人大都年事已高,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希望我能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杨秉权说,那次见面不久,舅舅就过世了,但舅舅的话令他终生难忘。
  扎根民间锐意创新
  受舅舅的影响,杨秉权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画家。杨秉权笑着说:“年轻那会儿血气方刚,为了找灵感,我去过陕北、新疆,还有南方很多城市,见识了很多地区的民间艺术,我后来的创作受这段经历影响很大。”
  回家乡工作后,杨秉权成了一名乡镇包村干部,深入基层的工作经历让他更深入地接触了社火脸谱和民俗文化。上世纪90年代初,杨秉权开始试着在马勺和木锨头上画当地的社火脸谱。他创作的社火脸谱色彩艳丽,线条极度夸张,同事和同行们都很喜欢,这给了杨秉权很大鼓舞。从2002年开始,他专心在文化馆创作社火脸谱,并继续在木锨上创作社火疙瘩脸谱。“那会儿一般是在马勺上、梭子上画脸谱,我在木锨上画脸谱就显得特别新颖,所以第二年参加全市民间工艺美术大赛的时候,我的木锨疙瘩社火脸谱一登场,就获得了很多专家的好评,这再次给了我坚持创作的勇气和信心。”杨秉权说,在陇县文化馆工作20余年来,他一直从事社火脸谱的绘画创作、研究、挖掘和整理工作。2007年12月,杨秉权被确定为陇州社火疙瘩脸谱绘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走向世界继往开来
  在精进技艺的同时,杨秉权多年来也致力于让陇州社火疙瘩脸谱走出国门、远销海外。2009年,杨秉权参与了《陇州社火大典》脸谱资料的搜集、整理、编写工作,后又在“2010年国粹菁华民俗文化节”上荣获全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奖。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杨秉权带着陇州社火疙瘩脸谱在陕西馆展出,现场为各国游客表演绘制脸谱,展示陇州社火疙瘩脸谱的独特魅力。他的不少脸谱作品还销往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让陇州社火脸谱艺术走向了世界,还有50件脸谱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台湾艺术馆、陕西省艺术馆等机构收藏。2011年11月,杨秉权出版了《陇州社火脸谱》画集,书中收录400多幅脸谱,他给全县多个村和社火会赠送了画集,作为耍社火画脸谱的参考资料。后来,他又参加了省市的一些艺术展览,继续宣传陇州社火脸谱。
  近年来,杨秉权几乎每个周末都在陇县非遗展览馆义务讲解社火脸谱知识,有些游客带着孩子来非遗馆实践体验,他常常免费提供画具、颜料,供初学者使用。杨秉权还奔走校园,为陇县的一些中小学校近3000名师生义务传授该技艺80多场次,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当笔者问起他对陇州社火脸谱未来发展的想法时,杨秉权说:“我会借助便利的网络平台来广泛宣传这门技艺,让更多人了解社火脸谱的文化内涵。同时我也会继续创新,让社火脸谱融入生活,用新的载体比如T恤、手机壳等,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陇州社火疙瘩脸谱。”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