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社火锣鼓喧天闹丰年
◎曹雪柏

  时间一迈进腊月的门槛,家乡陇州大地上便会传来那铿锵的锣鼓声。无论是偏僻的乡间村头,还是县城霓虹灯闪耀的社区广场,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围成一团,忘记了寒冷,忘记了回家,沉浸在这喧天的锣鼓声中,享受着这欢乐的时刻。
  此时,慵懒了一个冬天的庄稼人,终于可以甩开臂膀,打起鼓、敲起锣,打他个酣畅淋漓,震他个地动山摇。沉寂了一冬的陇州大地顿时沸腾起来,村村锣鼓喧天,大人小孩围着锣鼓队看热闹,挤得水泄不通。
  儿时记忆中,一到腊月,一放寒假。随着村头第一通锣鼓声响起,我们这些小孩就蜂拥而至。鼓王是村子里的王大爷,他是村里锣鼓队的领头人,也是锣鼓队老鼓手。只见他戴着石头眼镜、穿着黑棉袄、腰里束着一根红、嘴角上叼着烟,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多年来,王大爷就迷恋这锣鼓,用他的话说,打打鼓,不吃饭,也能饱……不一会儿,村头就挤满了人。王大爷的鼓声也招来了卖糖葫芦的、卖米花糖的,好不热闹。
  家乡陇州素有“中国社火之乡”的美誉,几乎村村都有社火队,社火离不开锣鼓。按照家乡的习俗,腊八节要晒鼓。腊八那天,将封尘一年的锣鼓拿出来晾晒,用麦草火烤一烤牛皮鼓面,去去潮气,并进行锣鼓表演和社火排练活动。
  陇州大地上的鼓声经久不衰,犹如那千河水,奔腾不息。那耳熟能详的鼓声,已烙在每一个陇州游子的记忆深处。只要一听到那铿锵的锣鼓声,每一个陇州儿女,便会心潮澎湃。从襁褓里的孩子,到耄耋老人,都是听着这熟悉的锣鼓声长大的,耳濡目染下谁都能拿起鼓槌敲两下。黄土地孕育了一代庄稼汉,玉米面、洋芋蛋滋润了家乡人强壮的筋骨,西北风陶冶了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便有了自己喜庆丰收、表达欢乐的方式:甩开膀子敲起锣打起鼓!
  腊月的锣鼓声,是年的序曲,预示着新年即将到来。锣鼓一响,年味愈来愈浓。集市上年画、窗花、春联等随处可见,各种瓜果糖糕,琳琅满目摆满了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忙着办年货了。
  腊月的锣鼓声,是年的召唤,召唤着出门在外的每一个陇州游子回家过年。出门在外的一个个游子,风尘仆仆,拉着行李箱,赶上了回家的路。
  腊月的锣鼓声,更是丰收的赞歌。那是从农人骨子里流露出的热情和奔放。一通锣鼓,敲出了农人对生活的希冀、对丰收的期盼。敲响了春天的旋律,让人们心中满怀希望地走下去,以此方式,迎接明媚的春天。
  腊月的锣鼓声,是刻在骨子里的音符,是挥之不去的记忆……鼓声震天,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表达了家乡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的美好愿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