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被看见,才有被喜欢的可能
本报记者 罗琴
  非遗,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宝鸡的非遗,是散落在西府大地的璀璨明珠。
  非遗文化有吃有玩有故事,贴近群众生活。记者在近年来采访中发现,不少非遗传承人生活在乡村、山区中,交通不便,鲜为人知。有些传承人年过花甲还没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有些传承人费心培养了几个接班人,却因手艺活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佳,接班人不得不放弃学艺,外出打工,这些现象让人深感无奈。
  不得不说,网络时代给万事万物都带来了新生机。泥塑、马勺脸谱、剪纸、刺绣、豆花泡馍、鹿糕馍等非遗产品,通过短视频走向国内外,让大家不仅能知道有这样的非遗产品,还能知晓非遗文化的深厚与伟大。非遗本身具有文化属性,而其背后所蕴含的匠心故事,更打动人心。网友在视频前拜师学艺、下单购买,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这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潮生活”。
  正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让非遗项目被世界看见,被更多的人所喜爱。看非遗直播、赏非遗技艺、购非遗产品,也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拓宽了路径。如今,我市还有不少年轻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在他们的带领下,非遗正以年轻态引领着新国潮,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前辈可敬,后生可畏。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文化”传播之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