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我的臊子面情结
王占锁
  在关中地区,渭水以北、千山余脉之南,西山以东,杨陵之西,自古是大平原,原上有“雍水”发源。相传,夏禹用铜铸九鼎,有“雍州”鼎,随着西周崛起,这里称“周原”。当代“雍州”地面,也大概在周原之上,行政区划有岐山、扶风、凤翔所属辖绝大部分;还有陈仓、眉县、武功、乾县各有大小不等的辖地。
  三千多年前,古公亶父在岐山筑家室安邦,这里依山傍水,以农为业、依渔依猎、繁衍生息。传说,古公亶父之孙周文王,赴渭河边远眺,乌云遮天,仔细一看,有一条恶蛟在河水中。此恶蛟常兴风作浪,腾云发洪水祸害百姓,于是,文王命人张弓射中恶蛟,又将蛟弄上河岸,抬回京当。在京当,由周文王大母主厨炒熟了蛟肉做成臊子,调好了酸辣味扑鼻的臊子面汤,由文王吃头一碗。后来,由这样的做法、吃法自然形成规矩和传统,一直传到今天。
  记得当年,我调到冯家山指挥部机关灶,拜大师傅宋志芳(一家有名的臊子面店传人),他认我为乡党,愿意接收我为学徒。头一年上面案,宋师傅只给我教了三个字——薄筋光。当我把面粉倒进拌面篮子时,宋师傅亲自给我教拌面技巧、检验软硬的方法,达到薄筋光的要求;当我把压好的面条收在手中时,让宋师傅去验收,宋师傅一看回答,合乎薄筋光。
  第二年,我上菜案,宋师傅给我教了六个字——酸辣香、煎稀汪,并说:蔬菜有季节,啥菜来了切啥菜炒啥菜。一年满后,我总结为一首诗:春季菠菜韭菜早,夏天黄瓜笋子好。秋来瓜豆花样多,入冬萝卜蒜苗好。
  我在指挥部大灶五年,前三年学技术,后两年习操作,特别学会了做岐山臊子面、烙岐山锅盔、擀岐山面皮、包岐山酥饺。为此,我诚心实意感谢宋志芳老师傅。
  当年冯家山机械工程队上马,聘请著名臊子面店厨师李广才为该队灶房大厨师。幸运的是,我与李广才师傅并肩同炊,他十分满意接收我为学徒。李师傅要求与我同案同勺,我没过硬手艺不敢接此任,只得在他手下虚心学艺。他切菜,我和面;他炒菜,我蒸馍;他炒肉臊、炒菜、调汤、浇汤,我拌面、压面、煮面、捞面条。就这样,我在机械工程队灶房与李广才师傅肩并肩保障后勤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