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说说耕读传家
李福蔚
  西府人有崇尚耕读传家的风气。走在乡间,不少人家门前会有“耕读传家”的门匾。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耕”是指从事农业劳动,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所谓“读”即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合在一起,就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以此作为“传家”的目标,认为“耕读传家”最为长久。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而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它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教育问题,或者说是“家教”问题。不论从农、从工、从商、从政,每个人都有家庭,都有子弟读书受教育的问题。
  历史有立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两种传统:一种是标榜“书香门第”。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是说读书人应用心读书学习,学好了自然会衣食无忧;是讲“道”和“食”辩证道理,无瞧不起农人之意。以杖荷蓧的“丈人”还讽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有孟子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是从社会分工不同,不可能全都去耕田,这是天下通义。对此,农家学派许行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提倡“耕读传家”,以耕读为荣,把半耕半读作为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颜氏家训》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
  后世把“耕读传家”作为家风世代相传,认为它是家族兴旺之本,要生存,只有勤于耕稼;要发展,只有读书仕进,舍此别无他途。
  家族有家教
  家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为保证家族精神的延续,其基本的方式是家教。所谓“家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家族精神对一代又一代的人进行个体人格的塑造。“家教”就是教育族中子弟实践家礼、族规。见之于行动,就是完成人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成家立业、光耀门楣,表现出涵养等等。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重视耕读传家,重教尚学,首先是把读书识字视为兴家的根本。“家门之隆替,视人才之盛衰;人才之盛衰,视父兄之培植。”“世家隆昌,端自读书”,家族中子弟无论贫富当使之就学,严其教令,陶其性。有的家族会设“学田”,所得田租,专用于资助和奖励子弟读书,办私塾、义学、社学乃至书院。以“耕读传家”为内容的匾额和楹联会流传下来,如:门匾“耕读传家”“天道酬勤”“惟耕惟读”“贵在自立”;楹联“忠孝仁和承祖训,诗书礼乐构家风”等。
  这些匾、联以简练的方式,言简意赅地体现了人们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处世哲学,是一个家庭的卷首导语、点睛之笔,闪现文明之光,展现追求圆满、向往美好的心愿。
  践行有效果
  耕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古时,凡过耕读生活的可分以下三类:一类是读过书的自耕农。多是幼年读私塾,青年啃古典,无兴于科举,持“耕桑为治世首务”,养素田园。二类是隐士。有文化不愿为宦,“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西塾课儿孙,东皋艺黍稷”。三类是地方官员。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农学家,如贾思勰任高阳太守,然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终成《齐民要术》。晋代陶渊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写出《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等诗篇。宋代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清代包世臣,幼年边劳作边读书,三十岁中举,在官府当幕僚,仍不离农。
  回顾历史,“耕读”“家教”也不乏积极因素。在耕读文化中也生长着一代又一代志士能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做官不贪钱,打仗不怕死,持身谨慎,洁己爱人,以此作为人生境界。他们的行为给后人留下了榜样。他们对子弟、对儿女所作的家教、家训,口授书载,不胜其读。他们的言辞是从心底流出来的,成为掷地有声、千古传诵的名句。如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陶渊明的“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时至今日,耕读文化有不少东西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并持续在关中地区流传。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