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一把考古铲传承文博情
本报记者麻雪


  在岐山博物馆原副研究员、资深文博工作者庞文龙的家中,有一把老旧的手铲。但是,别小看这把铲子,在庞文龙眼中可是“传家宝”,承载了他父亲做学问要严谨、细致,生活上淡泊、朴素的精神财富。近日,记者联系到庞文龙,听他说起这把用于田野考古的手铲的故事。曾经的故事: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庞文龙的父亲,就是已故著名青铜器与周文化研究专家庞怀靖先生。庞怀靖,首任岐山县人民文化馆馆长,被誉为“岐山文博事业奠基人”,在陕西乃至全国文物考古界享有较高声誉。
  庞怀靖1919年出生,受家学渊源影响非常深。庞怀靖的父亲,也就是庞文龙的祖父庞继统,曾是岐山当地公认的大儒。清代末期,庞继统曾任岐山县蚕桑学堂堂长,相当于现在地方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工于实业,擅于教学。庞继统参与编纂的1936年版《岐山县志》,如今仍然留传于世,被喜欢收藏古籍善本的人所珍视。
  受家学、家风的影响,庞怀靖喜欢研究文史,尤其对岐山本土的历史文化、青铜器文化研究颇深。
  在采访中,庞文龙说到一位著名的人物——被誉为“岐山教育界的革命先驱”“革命照壁”的雷星阶。庞文龙说:“父亲曾经是地下党员。他告诉我,他在与雷星阶先生的接触中发现,雷先生不仅是一位意志坚定的革命者,更是一位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受其影响,父亲担任益店小学教务主任时,一边教书,一边研究岐山历史文化,还参加革命活动。”
  1949年7月14日,岐山县全境解放。同年8月,岐山县人民文化馆成立,庞怀靖成为首任馆长。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庞怀靖动员岐山当地的开明人士,向文化馆捐赠收藏的珍贵石碑石刻、字画等,他自己也有捐赠。由此逐步建立起一个为学术研究提供资料的文献库。
  1958年的首次全国文物普查,庞怀靖组织带领、培训普查员分头、分片进行文物普查工作,对岐山全县的历史文化遗址进行了建档。
  1976年,庞怀靖参与岐山凤雏宫遗址发掘时,带来了一把考古用的手铲,而这把手铲被庞文龙一直保存至今!留下的精神:严谨细致,淡泊朴素
  庞文龙珍视的这把手铲,长约25厘米,铲柄是木头做的;铲头是铁制三角形的,最宽处有6厘米。因为使用多年,铲柄处有裂纹,被他用铁丝箍了一圈保护起来。
  平时,庞文龙将手铲用防潮的袋子包好,装在一个盒子里,再放进书柜中保存。算起来,这把手铲已经有“46岁”了。
  “这把手铲是父亲1976年参与凤雏宫遗址发掘时,单位给大家统一发放的。”庞文龙介绍说,这把铲子很轻便、灵活,父亲领到它后,一直用得很称手。后来,不管是去乡间进行文物普查,还是参与其他遗址发掘工作,他都带着这把手铲。父亲从事的是文博研究工作,主要是做文献、文物的研究,做田野考古时会带这把手铲,所以,这把铲子成为他常用的田野考古工具之一。
  岐山凤雏宫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位于周原遗址核心区,也是西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年,这方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被全国考古、文博界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影响深远。所以,从凤雏宫遗址发掘现场领到的这把手铲,更显意义非凡,弥足珍贵。
  1979年,庞怀靖离休时,将这把手铲交给了“接班”的庞文龙,并告诉庞文龙,这是下乡普查必带的物品之一,同时还要带尺子、笔、纸。“父亲说,尺子便于随时丈量普查的文物或相关物品的尺寸,随时记录,这是严谨的体现;便携的手铲,可以随时剥离一些物品,这是细致的体现。”庞文龙回忆并分析着说。
  庞文龙在工作初期的几年中,也使用过这把手铲,并用它参与过蒲村汉代墓葬、仓颉庙明代墓葬等的发掘。1989年时,因为有了更新式的工具,才将这把手铲收起来,妥善保管。
  庞怀靖离休后,一直离而未休,他给考古学员讲课,进行资料研究,还主编了考古文博类的相关刊物,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业界核心期刊上,尤其对凤雏宫遗址出土的293片甲骨卜辞做了全面梳理等。在庞文龙的记忆中,父亲的书房常年挂着一副对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父亲的一生值得我们敬仰。他在做学问上严谨,要求‘言出有据’;在生活上,淡泊朴素。这是我们的家学、家风。”庞文龙感慨地说。
  庞文龙的两个儿子也都从事文化艺术类、文史类工作。庞文龙说,这把手铲会作为“传家宝”交给儿子保管,同时传给后代的还有严谨、细致、淡泊、朴素的家风!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