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渭水人家幸福来
◎吴利强杨弋锌
  我生长在陕西关中,是渭水河畔的苞谷糁子、小麦面喂养我长大。这里明显的四季变化,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带气候,以及肥沃的渭河平原,共同缔造了良田万顷、物阜民丰的古陈仓。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耕耘在这片热土上的庄稼人,如今已热情洋溢地奔走在乡村振兴的光明大道上。这些年,农民们赶上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眼界开了,思想活了,努力探索奔向小康社会的新路子。他们有的在家里干起了家禽家畜养殖业,有的承包土地建果园卖水果,有的建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有的建农家乐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有的发挥一技之长做泥塑、刺绣、编织等工艺品发展文化产业,更多的是行家里手们成立了建筑工程队,为本地的城乡建设添砖加瓦作贡献……农村已经完全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抛弃了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
  走进今日的新农村,看到的是井然有序的街道、排列整齐的小洋楼、干净宽阔的水泥路面、一辆辆崭新的小轿车,以及花团锦簇的农家小院。村中心的街道也繁华起来了,商铺林立,日用百货、生活用品、服装布料、水果蔬菜、娱乐餐饮等应有尽有。街市上人头攒动,生意兴隆。人们在兴致勃勃地选购日用所需,饶有兴趣地品尝着各种风味小吃,其乐融融地享受着劳动创造的那份满足和喜悦。
  村巷里,一些老大娘重操旧业,让丢弃多年的手工织布再度兴盛起来。她们把这干净光滑的水泥路面当成了手工作坊,用各色细长的棉线纺织出绚丽多彩的粗布,然后缝合成床单,把它作为闺女的时尚嫁妆。粗布单子不只是色彩绚丽、皮实耐用,更多地寄托着娘家人对出嫁闺女的殷殷教诲:一来让女儿时刻铭记家训,不忘勤劳朴素、贤惠孝顺的传统美德;二来期望女儿能把这号称“关中一绝”的手艺世代传承,发扬光大。一些老大爷则在门前的树荫下悠闲纳凉。或者两人一组在对弈,或者三人一堆在掀牌,他们个个面露喜色,神情悠然自得。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兴冲冲地跑出庭院,来到村中心的文化娱乐广场,各自玩起了喜爱的玩具。有的压跷跷板,有的荡秋千,有的蹬椭圆机,有的坐上了荡椅,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学着打乒乓球、打篮球,跟着大人学下象棋、围棋……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好童年。农村各种文化场所的建设、健身器材的普及,培养了农民的业余爱好,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美景。
  夏收夏播是农人们最繁忙的季节。六月,小麦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变成了金色的海洋。农人们开着农用车来到田间地头,装满由联合收割机刚脱了粒的小麦,喜滋滋地运回家,散开在自家门前的水泥路面上晾晒。家家户户七八亩地的小麦,用不了三四天时间就都已晾晒完毕、颗粒归仓了。过去那种需要老牛慢慢悠悠耕作个把月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代替它的是快速便捷的旋耕机,只需十几分钟就把整个土地翻个底朝天,既松软又厚实。播种机能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土壤里,深浅适度,有益于种子的萌发出苗。玉米种子在土壤中历经发苗、拔节、开花,三个月后便长出了硕大金黄的玉米棒。在玉米生长期间,农人们得跟着玉米的长势进行田间管理,除草、施肥、培土、浇水……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看着日益长大、籽粒饱满的玉米棒,农人们即使付出了太多辛劳,在此时,也化作了丝丝甜蜜的回忆。
  渭水汤汤,流不尽日新月异的无穷岁月,流不完家乡人恋乡爱乡的绵绵情怀……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