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从一天使用近百次到一周一次,商家讲诚信——
我市多数农贸市场公平秤下了岗

  本报讯“现在是诚信社会,短斤少两早成历史了,我们市场的公平秤一个月也用不了几次。”8月19日,在市区陈仓园市场,紧挨着复称台的摊主张师傅说。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农贸市场发现,商家诚信经营为市民消费提供了保障,也让公平秤“下了岗”。
  当天早上7时,陈仓园市场里就热闹起来,赶着来买新鲜菜的市民络绎不绝。市场工作人员早早就将公平秤摆放在复称台上。记者观察,半个多小时内没有一个人来复称。看到记者拍照,一旁卖菜的摊主告诉记者,他在这里经营蔬菜生意多年,紧挨着复称台,以前公平秤日均使用量能有近百次,如今一周才有一次。追问原因,摊主纷纷直言,从进菜到卖菜都有完善的监管,他们也养成了诚信经营的理念。另外,现在是诚信社会,如果出一次问题,以后干啥都寸步难行。
  8月20日上午,在市区新建路菜篮子水产市场,记者看到复称台上的公平秤贴着按期检验的标识。记者随便买了几种蔬菜瓜果,经过称量完全准确。当天下午6时,在宝鸡高新区滨河路市场,复称台就设置在显眼位置,记者在此逗留了半个多小时,来往上百名买菜的市民中只有个别人进行了复称。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从来不复称,觉得短斤少两现象早已没有了。当天买了水产品,就想看控干水后准不准,经过复称结果十分精确。
  记者走访看到,市区农贸市场都能按要求设置复称台。“之所以很少有市民使用公平秤,是因为在大家心里有了一杆‘诚信秤’。”当记者问起公平秤的使用情况时,滨河路市场管理人员直言,近些年就没听说市民买菜有短斤少两的情况,一方面是市上有完善的监督,另一方面商家早已形成了诚信经营的理念。
  本报记者张敏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