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决不向命运低头
——记“陕西省第二届文明家庭”马思祥家庭

  本报记者孙海
  “爸爸妈妈,我给你们跳一段《手绢舞》吧……”8月11日,看着女儿欢快的舞姿,父亲马思祥边鼓掌,边擦拭着眼角的泪花。女儿长大了,她是在社会和家人的关爱下长大;女儿懂事了,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对她的爱、家人对她的情。
  1977年11月,马芸莉出生不久便被医生宣布只能活四五年。面对先天愚型,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青光眼等疾病的女儿,马思祥夫妻俩不愿放弃,带着她到西安、北京、上海等地求医。他们一边求医,一边耐心教女儿练习行走和说话,5岁时女儿终于开口说话。后来,在不懈努力下,女儿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好了。虽然女儿的智力水平和正常人仍有差距,但马思祥夫妇对孩子的教育一点都没有放松,每天都让她练习阅读。为了让女儿学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他们又把孩子送到了陕西自强中专就读。2002年,已经25岁的马芸莉终于迎来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当年,全国第三届特奥运动会在西安举办。经市残联选送,马芸莉参加了特奥运动会运动员培训。最终凭借着坚强的毅力,马芸莉在比赛中获得了女子俯卧撑F02组第二名、女子仰卧起坐F02组第四名的好成绩。之后,在父母的帮助下,马芸莉和其他3名智残运动员成立了“宝鸡市特奥小组”,用她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他们组织更多的智残人士参加特奥训练,鼓励他们走向社会。
  马芸莉还有两个姐姐,在学习和生活中两个姐姐对她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照护。只要有机会,姐姐们都会到比赛现场给妹妹加油,看着妹妹夺得全国冠军、特奥冠军时她们无比自豪。“妈妈,该吃药了!”这张小纸条在家里的厨房、卧室、客厅随处可见,这是马芸莉为了提醒妈妈吃药而专门写的字条。每当看到这些,母亲郑小平都会流下眼泪。“女儿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接受采访时郑小平说,多年来,一家人互相搀扶,一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女儿不仅有了独立的生活能力,而且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马芸莉的励志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马思祥夫妇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女儿的事迹也感动了无数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