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我们从江苏来
    陈祥荣、谢培祥、杨国城、付育潼的合影

  本报记者张琼
  “你住哪块?”“三街坊,你住几街坊?”“我住二街坊。”近日,记者在“烽火”(现名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烽火无线电厂、烽火机械厂)家属楼听到几位居民正在聊天,他们将老家属院按街坊划分并称呼。在这里,有时可以听到江苏方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十名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的学子坐轮船、坐火车,几经辗转来到了宝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军工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在宝鸡建设,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才聚集宝鸡。据谢培祥、陈祥荣、付育潼、杨国城等几位烽火退休职工讲,他们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从江苏来到宝鸡的。
  谢培祥是江苏南京人,他曾对记者回忆自己来宝鸡的往事。1958年,谢培祥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他本来可以留在南京,当老师问他“你愿不愿意去大西北”时,谢培祥果断地回答“我愿意去”。谢培祥认为自己学的专业是电子技术,而当时国家重点无线电厂就建在西北和西南,去大西北正是锤炼自己专业技术和奉献国家的好机会。然后,谢培祥和杨国城等23名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学子从南京出发,坐船到武汉,再从武汉换小船到重庆,又从重庆转火车到成都,从成都到达宝鸡。此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又输送了不少专业技术青年,这些学子很快成长为烽火的技术骨干。
  陈祥荣是江苏江阴人,21岁来到宝鸡。他回忆,当时清姜一带还很荒芜,只有一条泥泞的土路。职工宿舍楼在厂房对面,有时晚上加班太晚,不敢独自回宿舍,因为那时清姜夜间有狼。南北生活有差异,陈祥荣在南方时条件好,经常能洗澡,到了宝鸡之后条件有限,便下班后跑去清姜河洗澡。陈祥荣爱吃大米,但宝鸡人爱吃面,起初厂里每月给每人发一斤大米,后来增加到三斤,这些大米还是不够陈祥荣吃,主食仍以面食为主。陈祥荣几经打听,得知天王镇村民种植水稻,便兴冲冲地骑着自行车去天王镇换大米。到达天王镇后,陈祥荣终于找到了种植水稻的乡亲,用50斤麦面换了40斤大米,自此解决了大米不够吃的烦恼。
  付育潼老家在江苏泰州,妻子是上海人,他们结婚时分到二街坊一间14平方米的房间,搬来两张床板和桌子,婚房就算布置好了。结婚时,几位同事聚一起吃点瓜子和喜糖,祝福一番,婚礼就完成了。付育潼说,虽然婚礼简单,但毫不影响自己和妻子婚后的幸福生活。
  其实,除过江苏学子,当时烽火还有转业军人,以及来自山东、天津等多地的青年人才。不论当时从哪里来、说哪种方言、有哪些不同的生活习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初衷,那就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国家建设。如今,在宝鸡生活了60多年,宝鸡已然是谢培祥、陈祥荣、付育潼、杨国城等人念念不忘的家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