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陈仓荟萃
西府歌谣
  西府是古人类生存繁衍之地,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加之,西府地处秦陇交界,又是连接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民俗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吟诵的韵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民歌和民间口头说唱在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融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结晶。其内容丰富,有歌有谣、有长有短、有虚有实、有褒有贬、有隐有寓。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语言朴实、形象生动、诗情画意、朗朗上口、易于说唱、便于流传。
  民间歌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包括“民歌”(有词有曲,可唱可和)和“民谣”(一般不配曲演唱)两大类,遵循一定的谱,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的特点,西府把歌谣称“口谱”“口口”“口婆”。由于歌谣在当地主要由妇女歌唱、吟诵,实现其传承的特点,故而有“口口”“口婆”“口谱”之名。如岐山民谣:“口谱口,打破斗,斗没梁,盖新房,新房下面坐的她大娘。她大娘,做啥呢?给她孙孙说话哩。”
  宝鸡民谣历史悠久,其中不乏雅言雅语。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甘棠》一歌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甘棠树在岐山县刘家塬(原名召亭村)。这首歌通过赞美甘棠树歌颂了西周贤臣召伯。召伯给文王筑城,划定土地,规定租税,为百姓立过大功,他的住处有棵甘棠树,《甘棠》便是为纪念召伯而作。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为西府民谣奠定了素材和语言基础,如“岐山出文王,扶风出王莽,麟游山里出孟良”,还有《梦周公》《周公庙》等一系列自古流传的古老歌谣。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西府民谣语言鲜活,情感丰富。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保护这一民间瑰宝,宝鸡的文化工作者开展了大规模的宝鸡民谣搜集整理工作,并出版了宝鸡歌谣集。宝鸡各县区遍洒民谣,以千阳、岐山、凤县等地的特色最为鲜明,千阳民谣注重生活性,岐山民谣重在教化,凤县歌谣以山间情歌见长。西府民谣没有陕北“信天游”、刘三姐的山歌那般出名,西府民谣就是宝鸡人最真实的生活经,它表达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令听者动容。
  西府民谣还具有口头创作、口头传播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语言朴实,形象生动,诗情画意,朗朗上口,易于说唱,便于流传。如:
  一把剪子身子巧,
  各样东西都能铰,
  能铰天,能铰地,
  铰个夫妻同床睡。
  唱歌不是人发癫,
  也是前朝古人传,
  广西有个刘三姐,
  使得山歌登了仙。
  西府民谣多以“说”的方式流传,人们三三两两说笑闲谈间会产生很多生活化的民谣,“丈母娘,见女婿,亲得像个罩母鸡,翅膀一扇,鸡蛋两碗”,将丈母娘的热情好客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诙谐幽默,听来不觉让人莞尔而笑。有些则是随口说的顺口溜:“七寸碟子八寸碗,叫声连手快快赶,吃饭莫要端大碗,干活莫要溜地边。”语言押韵,朗朗上口,表现了西府人对好吃懒做这一坏习气的厌恶。有的是对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总结:“山狗成群不咬狼,三马一套难碾场。儿子多了不养娘,麦子稠了不打粮。”蕴含一份朴素的生活道理,耐人寻味。
  民谣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从语言艺术风格和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具有它自己鲜明的特点,具有调节劳动、举行仪式、表达爱情、教育子女、交流经验、开展娱乐等多种社会功能。如:
  叫一声大家伙儿哟,嗨儿哟!
  抬呀抬起夯儿哟,嗨儿呦!
  从东往西打儿哟,嗨儿哟!
  一夯连一夯哟,嗨儿哟!
  夯夯要砸实儿哟,嗨儿哟!
  不要胡乱甩儿哟,嗨儿
  哟!……

  山里人睡炕
  山里人,爱睡炕,
  不盖被子光烧炕,
  一面烙,三面凉,
  烙得狠了转个向。

  食疗歌
  盐醋防毒消炎好,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化痰消胀气,
  芹菜能降血压高。
  胡椒驱寒又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菜花常吃癌症少,
  保健补阳食红枣。
  禽蛋益智营养高,
  润肺乌发吃核桃。
  鱼虾能把奶汁补,
  瓜豆消肿能利尿。
  大蒜抑制肠胃炎,
  鲜藕除烦解酒妙。

  康乐歌
  衣着整洁最当先,
  膳食调好饱三餐。
  居室布置贵雅致,
  晨起锻炼走三圈。
  书法常练添情趣,
  下棋用脑益延年。
  运动场上转一转,
  三五知己聊聊天。
  孙男孙女戏膝转,
  白发夫妻胜当年。
  豁达大度心地宽,
  无忧无虑乐晚年。

  西府十大怪
  面条像腰带,
  锅盔像锅盖,
  房子一边盖,
  油泼辣子可当菜,
  拉婆头顶帕帕盖,
  姑娘远嫁娘不爱,
  吼着乱弹能走快,
  老碗聚会大门外,
  豆花泡馍大碗卖,
  板凳不坐蹴起来。
  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自古重视礼义,民谣更是体现出极强的教育意义。西府民谣大多偏重于教化子女、解说礼义、劝世行善、裁决是非等教化内容,在调侃说笑背后有歌颂善、引导美的大是大非观,有着其他领域所不及的教育意义。而且这种教育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的,能给人留下一定的心灵震撼。比如《勤俭歌》:“男人是个耙耙子,婆娘是个匣匣子,不怕耙耙没齿齿,就怕匣匣没底底。”用比喻的手法,巧妙地比喻了女子勤俭持家、积累财富的重要性。
  又如西府民谣有“二月二,龙抬头,吃炒豆,理新头”,在北方农民的心目中,二月二预示着一年中最宝贵的春光已至,各种隆重的仪式和方式,是提醒自己该忙起来了。“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宰相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首歌谣讲述了农耕为天下之本的道理。据说,伏羲氏、神农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
  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就是风调雨顺。于是“农头节”的风俗里,后来又加进了民间传说中的“行云布雨的龙”。“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是北方农人二月二早晨,在院内用草木灰撒成粮囤图形时念叨的一句民谣。意思是人都开始下地劳作了,龙王也别再过年了,该上班了。
  除了敲响农时的上工钟,民谣里还对二月二寄予了厚望,希望经过这个万物生发的春季,“人不害病地丰收”,像这样,把美好的希望和良好的品德用歌谣传播千年,就形成了西府民谣最宝贵的特点:循循善诱,微言大义。
  西府歌谣是人们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也是人们对某些事物或现象所产生的喜怒哀乐的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讽喻性或对良好风尚的歌颂性。
  西府民谣浓缩着西府生活变迁的影子,在旧社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免不了产生许多痛诉旧社会的作品,如《长工怨》:“饿死饿活,莫给财东家做活,馊气麦仁半个勺,想舀稠的舀不着。”短短四句,长工的苦难、地主的恶毒跃然纸上。在革命战争年代,农民用歌谣表达着最朴素的爱国情感,如在金台区流传的民谣《杀汉奸》:“猴头狗脸,贼眉鼠眼,吃的中国饭,围着鬼子转,打着膏药旗,每天当汉奸,愤怒的刀亮闪闪,让他的脑袋滚下山。”将百姓对敌人的仇恨一股脑宣泄了出来。新时代,农民的生活发生变化,日子有了盼头,千阳县妇女口头传唱着一首《我娃生在福地地》:“打锣锣,扯锯锯,我娃生在福地地。福里生,福里长,享福全靠新社会。”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平凡母亲对新社会的歌颂。
  眉县以劝孝为题材的民谣数量颇多,且讲孝理语重心长。《劝孝俗歌》说道:“劝世人,要尽孝,父母功劳恩难报,十个月,在娘腹,娘心悬挂忧难育。儿出世,娘命悬,一生九死难不难?”诸如此类的劝孝歌在民间随处可以听到,有的还配有优美柔和的曲调,由老人唱给孩子们听。在惩恶扬善方面,西府民谣也不乏优秀作品。在各县区中,以岐山、凤翔民谣的教化意义最为突出。这与岐山、凤翔两地的历史分不开。周秦时期是孕育中华礼仪文明的摇篮,人们自古就有较强的礼仪观。民谣中处处含有为人处事之道,讲述礼义廉耻的社会道德。《五朵花开》讲道:“一朵花儿开得香,人人都怀好心肠,两朵花儿开得好,人做好事天知道。”
  西府歌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酒必有歌”,特别是“西山酒歌”最有特色。
  西山这个秦岭与陇山的交会之地,自古是熙来攘往的一个重要交通驿站,行人行走至此,发现这里山峦峻秀、河谷幽深,倒是个理想的歇脚之地,遂走入店家,一盏清酒、几碟小菜,举杯独饮,必然从邻桌飘来一阵秦腔秦韵,只见几个人在唱歌,之后是一通吆五喝六的划拳声。唱歌声、划拳声,此起彼伏,把异乡之客听得心潮澎湃,情不自禁,遂加入这个队伍。久而久之,青海花儿、四川号子、成都川剧、陕北民歌、关中眉户和当地“扬燕麦”等东西南北的曲调都融合在这里,连同本土的黑社火(夜间演的社火)小曲小调,最终形成了兼容并蓄、朴实顺畅的西山酒歌。
  总之,人们一方面认为酒糟蹋粮食,酒醉了丑态百出;另一方面,认为酒虽不能使人填饱肚子,但却给人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快感,忘却世俗之累,挣脱人生羁绊,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便是“茶宜静,酒宜喧”的内在根由。
  听一听西山酒歌的发音和唱腔,就可以找到这种南腔北调融合的痕迹。西山酒歌的歌词不仅数字多,便于比画,而且语言诙谐生动,极富生活气息。歌谣是群众的语言艺术形式之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语言作为人们的交流工具不消失,歌谣这种语言艺术形式永远是不会消亡的,不过歌谣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风尚变化而增加新的内容。民歌民谣所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是人民大众的心声,是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如歌谣《封建婚姻实在瞎》:“封建婚姻实在瞎,袋里卖猫谁见它,包办买卖由父母,巧言欺骗媒人拉,淘神打架一辈子,日子难过家难发。”
  总之,歌谣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不会消亡的。
  (摘自《宝鸡民俗集萃》)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