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恭为父老镌青史心血乐伴时光流
——祝贺《宝鸡日报》出刊10000期

  ◎卢愚
  “咱宝鸡日报出刊10000期了!”
  2月5日前三天,当我在省审读中心楼顶接到报社这个电话的时候,瞬间,像被幸福的电流击中似的:惊喜、自豪、喟叹,一时间百感交集,难以名状,只是从心底迸出了一句话——“热烈祝贺啊!”
  此刻,我要再次向辛勤奉献硕果的宝鸡报人致贺,同时,感恩广大读者几十年的倾情相伴,感谢各方领导长期的扶掖指导!
  没有想到,在生命的沙漏所余不多的日子里,我还能遇上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我悄悄算了个账,这10000期报纸,若按期发5万份计算,已为宝鸡父老乡亲奉献了5亿份报纸,张张连接起来,可以绕赤道11圈,铺满整个宝鸡大地的山山水水!
  这10000期报纸,镌刻着36年的宝鸡历史,凝结着砥砺奋斗的时光,珍藏着改革开放的画面,回响着370万西府人民,在历届市委领导下改天换地、快速发展的动人乐章!
  这张报纸,诞生于上世纪改革开放号角劲吹的年代。当时,作为我国西部仅次于西安和兰州的发达城市,宝鸡很需要一张内外交流的报纸。于是,根据市委决定,1984年春夏之交,我受命开始了筹办工作。
  时值印刷技术“铅与火”的年代,一切从零开始。到河北邢台买来一部二手轮转机,在一个集体小印刷厂里艰难起步。一个一个地手捏着铅字排版,伴星待月,天天熬过子夜时分。1985年元旦,终于向社会发出了创刊号。
  虽然创刊步履维艰,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唯一”和“第一”。如:
  曾是全国唯一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报社,十年迁租,六次搬家,直到1994年才有了自己的社址。其间,租赁住宅公司一座小楼,吃住局狭,曾将一层厕所改造为职工灶房;平时只能坐三轮摩托去开会、采访,成为史上一桩桩笑谈!
  全省第一家,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地招考记者,擢拔了一批基层新闻精英。
  全国地方报社第一家,向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阵地派出记者采访,引起轰动。
  全省第一家组织记者,骑着自行车去采访百强村,出版《骑行千里访百强》一书。
  在西部首家筹办党报所属的《西部周末》专刊,并挟报到车站、市场当街自卖。
  连续十年,在全国地市报和全省新闻评比中,文字、摄影获奖双双名列前茅,并获全国首届总编辑摄影奖。
  首倡社会新闻上头版,开发的专栏《昨日直击》,和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今日谈》,同批获得中国新闻“好专栏”奖……
  在一代代宝鸡报人辛勤努力下,这张报纸高峰时期,曾实现了日发12个套彩大版的目标。紧密配合全市中心工作,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成为一张蜚声全国的、靓丽的宝鸡名片!
  从初创时期到目前的事后阅评,我庆幸自己一生与它的相伴,目睹了一代代报人的筚路蓝缕,踔厉奋发,宵衣旰食,不计毁誉,埋头苦干,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包括印刷岗位的工人朋友们,他们几十年“夜半而作,日出而息”,难睡正常觉,青丝变白发,为党报贡献了生命韶光,无怨而无悔。每当黎明,我在卧室窗边,听到印刷机的轰鸣消歇,他们扛起报捆走向邮车的声音,我都会感到由衷的心疼和敬佩!
  当这10000期大家心血共同喂养的纸鸢,飞向陈仓大地之际,请接受我,一个新闻老兵,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礼!你们对这座城市历史性的贡献,永远不会磨灭!
  遂草一首感赋:
  半生心血育纸鸢,
  梯队接力岂等闲?
  笔尖点落陈仓月,
  双脚走亮鸡峰天。
  字磨春秋白鬓丝,
  镜摄万瞬染苍颜。
  且喜父老知音在,
  青史留篇梦也甜。
  “莫听穿林打叶声”,“风物长宜放眼量”!
  虽然,如今在“人人皆媒”的互联网时代,报纸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少了热度,但它独特的介质优势和可靠的传播功能,将会永远存在。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工具,作为人民心中公信力的象征,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放眼世界,特别是中美日等纸媒大国,虽然非主流的、都市类的报纸,在不断凋零,但80%报纸依然挺立,并在融合发展中昂然前行。
  我们作为党和国家引导舆论“第一方阵”的成员,应该牢记伟人的这些警言,定神远望,挟万期报纸刊发之雄风,更加坚毅地前行,作出更大的贡献!
  (卢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电影审读中心专家,宝鸡日报社原总编辑)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