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金融之窗
第07版:要闻·公益广告
第08版:副刊
标题导航
|
毕业照
福爷的选择
暖流
错发的信息
真话假话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福爷的选择
谢春芳
在青山环绕的李家村,有一位备受尊敬的老人——福爷。福爷年逾古稀,背微驼,脸上的皱纹如同岁月镌刻的沟壑。他是村里的长辈,在村民心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村里传来消息,要修一条路,这本是一件大好事,可问题就出在这条大路规划要穿过福爷家的老院子。那院子是福爷祖上留下来的,承载着他一辈子的记忆。院子里有他小时候种下、如今已经粗壮的老槐树,有他和老伴曾经一起修补过无数次的房子。福爷得知这个消息后,沉默了许久。
村里的干部们来找福爷商量,他们本以为福爷会很难沟通。毕竟在大家看来,福爷对这个院子的感情太深了。可没想到,福爷只是抽了一口旱烟,缓缓地说:“修吧,这是为了村子好。”这一决定让大家又惊又喜,村民们纷纷称赞福爷的大义。
福爷的大儿子从城里回来后,得知父亲要把院子让出去修路,大发雷霆。他觉得父亲太傻,这院子要是留着,以后肯定有大价值,说不定能开发成旅游景点之类的。大儿子在院子里和福爷争执起来,福爷气得浑身发抖,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这样想。
就在大家以为福爷会因为儿子的反对而改变主意时,福爷把儿子叫到屋里,拿出了一个旧盒子。盒子里装着一些老照片和一些信件,这些都是福爷年轻时候的东西。福爷告诉儿子,当年村里穷,大家吃不饱穿不暖,是乡亲们相互扶持才熬过来的。这路修好了,村里的孩子上学方便,农产品也能更便捷地运出去,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如果为了自己的私利阻碍修路,那就是忘本。
福爷又说起自己小时候,因为村里没有路,生病的爷爷没能及时送到镇上的医院救治。他不想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儿子听着父亲的话,看着那些陈旧却珍贵的物件,心中满是羞愧。他明白了父亲的坚持,也为自己的狭隘感到无地自容。
最后,福爷家的院子被拆除了,修路工程顺利进行。在修路的过程中,福爷每天都会到工地看看,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村民们被福爷的行为深深感动,干活都更有劲儿了。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女人们自发地为修路的工人送水送饭,年轻的小伙子们都来帮工。
几个月后,路修成了,一辆辆汽车从村里通过,孩子们在路边欢笑奔跑。福爷站在路边,望着大路,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条大路承载着李家村的希望,也延续着村里世世代代互帮互助的淳朴乡情。而福爷的故事,也在村里口口相传,成为村民们教育子孙的典范。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