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瑶瑶
在蟠龙高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陕西壹控智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控智飞”)如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新星,以无人机领域的卓越创新实践,为宝鸡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在低空经济的广阔天空中奋力翱翔。
6月底,低空经济领域传来喜讯:陕西壹控智飞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中心宝鸡公交驾校分部正式授牌成立,这标志着宝鸡在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该培训中心面向全市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业务,致力于为宝鸡及周边地区培育技术精湛、素质过硬的无人机专业技能人才,为当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新鲜血液。此举不仅是壹控智飞深耕宝鸡市场的有力证明,更是其全国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步。
谈及与无人机的不解之缘,壹控智飞总经理李海涛说:“儿时的我,就对一切会飞的事物充满好奇,常常仰望天空,思索着它们飞翔的奥秘。”李海涛回忆起这份对飞行的热爱,如同种子在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大学时,他毅然选择航天专业,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与对无人机领域的坚定信念,成立了壹控智飞。如今,这家综合性科技企业已构建起涵盖无人机订制、飞行服务、培训、销售的完整产业生态链,将李海涛儿时的梦想化作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壹控智飞为何选择落户蟠龙高新区?李海涛坦言,空域资源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蟠龙高新区在这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更让企业锚定于此的,是蟠龙高新区“政策红利+服务矩阵”的双重磁力,不仅为企业免去一年半的房租,还不定期举办政策解读会等。“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国布局,打造‘研发—制造—服务—运营’全产业链生态闭环。”李海涛信心十足地说,这一战略蓝图正以蟠龙高新区为原点逐步铺展,壹控智飞不仅要在无人机整机制造、核心部件研发等领域突破技术壁垒,更要打通从低空物流网络搭建到轻型飞机制造的产业纵向链条,同时通过标准化培训体系、空管系统集成及行业解决方案输出,构建横向覆盖多场景的服务网络,最终形成“技术有壁垒、场景有深度、市场有辐射”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笔者了解到,壹控智飞的这份底气,源于公司有一支堪称行业“梦之队”的研发团队,这些成员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始终站在无人机技术研发前沿,全力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此外,公司还积极开拓载人飞行器开发、低空物流无人机开发以及轻型飞机制造等前沿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边界。5月初,壹控智飞的物流无人机从西府老街合作商家起飞,仅用1分钟就将擀面皮、油泼辣子等特色美食精准送达银杏音乐节指定地点,相比传统配送方式节省了70%的时间。“目前,‘宝鸡造’无人机已在物流配送、消防救援、水利监测、森林防火、农林植保等领域广泛运用。”李海涛说,在与宝鸡市消防应急救援合作过程中,壹控智飞的无人机在火灾监测、现场勘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提升了救援效率。
其实,在无人机教育与无人机飞行执照培训板块,壹控智飞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国民航局授权的“宝鸡地区无人机飞行执照培训机构”,壹控智飞搭建起完善的培训体系,从理论知识传授到实际飞行操作训练,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系统化教学服务,为低空经济领域输送大量专业人才。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壹控智飞硕果累累,与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办无人机产业学院,与宝鸡文理学院共建低空智能飞行研究院,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无人机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这些合作,企业实践经验与高校科研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以与宝鸡文理学院共建的低空智能飞行研究院为例,双方围绕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等项目深入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宝鸡构建“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示范空中网络贡献力量。
日前,笔者走进无人机航模实操基地看到,数名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手持手柄操控无人机在空中试飞(见左图)。
笔者了解到,在蟠龙高新区的赋能推动下,壹控智飞在“版图”扩张进程中正以惊人速度稳步迈进。目前,其业务已在西北地区实现广泛布局,计划于今年底建成30多家全国无人机全产业链孵化基地,同步启动的无人机教练机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年产量达1.5万架,这为后续的产业升级与市场开拓筑牢根基。这仅仅是发展的开端,壹控智飞已锚定宏伟目标:计划明年将全国孵化基地数量拓展至150家,为全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无论是专业人才的培育,还是前沿技术的攻坚,无论是多元场景的应用落地,还是全国布局的稳步推进,都彰显着这家企业的魄力与担当。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壹控智飞将继续以创新为帆、以科技为桨,在低空经济的广阔海洋中破浪前行,为宝鸡乃至全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