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综合
标题导航
|
传承抗战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高科技”种出四季鲜
小善举创造鸟类生存大空间
全市侨商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心连心话发展 面对面解难题
凝聚奋进力量 助推行业发展
擦亮“信用宝鸡”金字招牌
凝心聚力 主动作为
为基层减负赋能 促干部实干担当
学思践悟强作风 实干笃行促发展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善举创造鸟类生存大空间
段序培
近日,本报报道了市区金渭路8号院居民与燕子连续4年和谐为邻的故事。居民降低噪声、保留鸟巢等举手之劳,给燕子提供了稳定的栖息环境,让人燕和谐相处成为现实。笔者以为,如果人人都有爱鸟之心,小善举也能创造鸟类生存大空间。
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私利,对鸟类进行非法捕猎,与此相反,普通人的每一次善意举动,都显得尤为珍贵。在宝鸡,类似的护鸟行动随处可见:果农发现田间鸟蛋后默默避让,用耐心守护新生命的诞生;村民偶遇受困猫头鹰,第一时间联系专业救助力量;千阳县依托湿地资源,为朱鹮打造专属栖息之所;市区炎帝园里悬挂的生态鸟笼,成为鸟儿躲避风雨的温馨港湾。这些微小的行动,是对生态保护最朴实的回应。保护自然不必惊天动地,一个简单的避让、一次及时的援手、一处精心的设计,都能为鸟类生存让出大空间。
保护鸟类,既需制度保障,更要全民践行。当城市居民愿为燕子留一捧筑巢泥、为蜜蜂存一片蜜源花、为野生动物留一条生命通道,这些点滴善举终将汇成生态文明的江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藏在这润物无声的“微行动”中。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