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综合
标题导航
|
“一碗面”经济全产业链产值达162亿元
中央宣传部等部门部署开展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实效
我市新小麦质量优良率超九成
国内首批深海油气用双金属复合管试制成功
宝鸡大窑饮品首次出口中亚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显示——
我市新小麦质量优良率超九成
本报讯(记者 王怀宇)6月27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近期组织开展了新收获小麦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今年我市新收获小麦总体质量良好,一、二、三等小麦占到97%。
据了解,今年我市小麦质量安全监测涉及陈仓区、凤翔区、岐山县、扶风县、眉县共5个区县,共采集小麦样品89份,样品均来自农户初级样品,整个扦样过程通过国粮质检App精准定位,确保了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可追溯性。其中,送交上级质检机构的省级样品16份,市县级粮食检测机构完成了73份样品质量指标检测,共获得检验数据438条。
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小麦样品容重平均值785克/升,不完善粒平均值4.0%,水分平均值10.9%。所谓容重,是指小麦籽粒在一定体积内的重量,小麦容重是我国和大多数国家小麦定等的主要依据,被认为是小麦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家标准《小麦》(GB1351-2023)容重进行区分等级,今年我市新收获小麦一等小麦占44%、二等占26%、三等占27%。据检测结果分析,我市新收获小麦总体质量良好,小麦收获期未受雨天影响,发芽粒、生霉粒少,不完善粒指标较好,有利于收储企业开展粮食收购。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