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廉政广角
第06版:理论
第07版:热点聚焦
第08版:综合
标题导航
|
一个监测点打通堵点卡点
积极下访听民声解民忧
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建成开放
廉洁文化进基层
全周期管理提升办案质量
强监督守护校园餐
让校园餐在“阳光”下飘香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校园餐在“阳光”下飘香
凌宵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大校园餐专项整治,切实守护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要想让校园餐真正成为放心餐,就得让校园餐在规范的制度和持久的监督“阳光”下进行烹饪。
校园餐的安全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但还有个别人把校园餐作为“小金库”,从中“捞油水”,特别是近两年出现的“鼠头鸭脖”等事件,不仅暴露出食品安全问题,也反映出校园餐监管方面的漏洞。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提出深化整治中小学校园餐。
校园餐管理有制度要求,各地应该严格遵守规范执行。但是,在一些地方,却是制度“上了墙”,落实成为“空头支票”。学校作为校园餐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学生餐有问题,首先就要追究校长的责任。有的学校虽声称设立了陪餐制度,却未能充分落实。在整个校园餐的实施中,应公开透明遴选供餐企业,公示食谱与详细价格,建立从采购源头至学生餐桌全程可追溯体系。公开透明能驱散暗影,让一切操作在阳光下运行,不仅为信任奠基,更为监督敞开大门。
校园餐的安全,离不开恒久的监督。突击检查只能收效一时,如风过水无痕;唯有常态化监督机制,方能持久守护。除了监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合力监督,应进一步激活家长委员会的监督动能,畅通便捷举报通道,让千万双眼睛共同盯紧每一餐。同时,利用“明厨亮灶”工程,鼓励家长代表随机入校抽检。这既是责任分担,更是民心凝聚——当监督成为日常,安全便化作习惯。各地应加大监督方式的创新力度,让监督路径更清晰、举报方式更可及,不断提升公众监督的积极性。
校园餐是牵动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希望各方一起用心用情用力,让校园餐真正成为安全、营养且温暖的代名词。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王玲采写)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