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父亲的三轮车
陇县城关镇堎底下中心小学六年级 冯静瑶
  晨曦初露,父亲那辆老旧三轮车的“突突”声总会准时响起。车身的红漆早已斑驳,车厢里堆着锄头、镰刀等农具,那是父亲每天与土地对话的“伙伴”,这辆车也是承载着我成长岁月的特殊摇篮。
  农忙时节,天刚蒙蒙亮,父亲就蹲在院子里,不是给车充电,就是检修三轮车。他粗糙的大手握着扳手,拧螺丝时额头的皱纹跟着用力,嘴里还不时念叨着:“可别在地里掉链子……”等我揉着眼睛出来,车斗里已经整齐码好了化肥、锄头,还有父亲用罐头瓶装的热茶。父亲伸手把我抱上车,笑着说:“走,带你去看庄稼‘吃饱饭’!”
  三轮车碾过坑洼的乡间土路,晃得厉害。父亲怕我颠着,特意在化肥袋上铺上旧棉被。我坐在上面,舒服极了。路两旁的杨树往后退,听着父亲哼着耳熟能详的秦腔《三滴血》——“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不一会儿,就到了地头,父亲开始忙活,他弓着背撒着化肥,略显佝偻的身影和远处的青山、金黄的麦浪融成一幅画。累了,他就坐在田埂上,端起罐头瓶的热茶,先递到我嘴边说:“润润嗓子,别渴着。”我轻抿了一小口,好苦呀。可是父亲“咕咚咕咚”喝得好香。
  有一年天气不好,田里的玉米苗喝不上水,父亲急得整夜睡不着。那天,天还没亮,父亲就开着三轮车借了台抽水机拉了回来。浑浊的泥水溅满他的裤腿,他顾不上擦,眼睛盯着机器,生怕出了差错。那几天,三轮车的车灯总是亮到深夜,像一颗倔强的星星陪着父亲守护他的庄稼,四亩多的玉米苗总算有救了。
  平时,三轮车还是我的“移动乐园”。周末跟着父亲去县城卖蒜苗,车厢里的蒜苗散发出独特的味道。有人夸蒜苗新鲜,父亲就笑得露出一口白牙,转头悄悄塞给我一根老冰棍。夕阳西下,卖完菜的三轮车轻快起来,车厢里还多了我心心念念的新作业本和糖果。
  这辆三轮车渐渐“老”了,越来越旧,可父亲依然舍不得换,他说:“这老伙计跟着我爬过坡、蹚过水,比新的都靠谱。”如今,每当我看到停在院子角落的那辆三轮车,就会想起那些在车上度过的日子。父亲的爱就像这辆三轮车,虽不华丽,却载着我走过童年的每一段路,稳稳当当,从不缺席。
  (指导老师 李萍)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