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金融之窗
第05版:热点聚焦
第06版:本市新闻·公益广告
第07版:科技创新
第08版:万象影刊
标题导航
|
情满“小慢车”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情满“小慢车”
赵彬瑞 李伟旗
乘务员像往常一样登上列车
协助旅客存放行李
做好发车前的清洁工作
游客兴奋地踏上“小慢车”之旅
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乘警刘伟给旅客普及安全知识
蔡法灵在助农车厢售卖农产品
旅客晒出车票
通学车厢学习氛围浓厚
车厢处处有书香
6月15日上午,宝鸡火车站凉风习习,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6063次绿皮列车缓缓驶出。这趟从宝鸡发往广元的“秦岭小慢车”以平均60公里的时速离开喧嚣的城市,全程350公里,起步票价最低仅4元。它悠然地驶入秦岭,让乘客细细品味当下“快时代”中难得的“慢温情”。
“请大伙看管好钱包和行李……”小慢车刚启动,双鬓染霜的老乘警刘伟就向旅客做起了安全宣传。他是守护了这趟列车20多个春秋的铁路卫士,还有3个月就要退休了。和往常一样,刘伟一边宣讲,一边习惯性地将商贩沉甸甸的水果筐移到安全处,这列小慢车不仅是他工作的场所,更像是一个移动的家。临别前的坚守,是刘伟对这方人间烟火最深情的致意。
过了秦岭站,列车继续向南前行,旅客或靠窗赏景,或围坐打牌,欢声笑语充满车厢。而列车中部的“通学车厢”则是另一番静谧天地,书架上百余册书籍静候翻阅,孩子们在这里认真写字画画,窗外乡间的美景化作流动的课堂背景板。列车行至凤州站时,63岁的当地村民蔡法灵提着装满花卉和水果的竹筐上了车,在“助农车厢”来回穿梭,叫卖的吆喝声与旅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成动人的市井交响曲。
“这趟车我熟,列车长都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哩!”歇脚时,蔡法灵说,她跟了这趟小慢车32年,每天在车上卖些农特产品,两个儿子先后考上清华大学,并留在北京工作。按说“熬出头”的她早就可以“退休”享清福了,但她还是舍不得这趟车,舍不得车上的人情味。
列车到达广元站时,暮色将至,最后一筐山货被卸下车。当旅客散去,6063次列车静卧在轨道上,等待明日再度唤醒群山。它载着清晨的菜担和暮间的书页,以60余载不变的温情速度,将生计、求学与归途织进秦岭慢时光的褶皱里。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这列时速仅是高铁五分之一左右的小慢车,正用车轮丈量着比里程更珍贵的东西——那便是烟火人间,人们从未停止的希望与温暖。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