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普通高中今年咋招生?
  “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有哪些新要求、新变化?”“军人子女、公安子女等有哪些优待政策?”……近日,带着中考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宝鸡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他们依据最新印发的《宝鸡市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给予详细解答。请看——

  如何进一步规范我市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推动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属地招生、公民同招、多元评价、择优录取、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和招生录取,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持续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
  严禁违规跨市域招生
  我市普通高中今年咋招生?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从招生范围、招生资格、招生计划等方面给予解答。
  招生范围: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均按照市教育局批准的招生范围、计划、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公办普通高中在本县(本区)范围内招生。民办普通高中地处县域的在本县招生,地处主城区的在“五区”(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区、高新区)范围内招生。姜城中学、宝鸡方塘高级中学、宝鸡春玲美术高中等艺体特色高中在“五区”招生。县域学位不足或生源不足的,由市教育局统筹调剂。
  招生资格:所有普通高中严禁违规跨市域招生,不得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不得提前或自行线下招生。定向招生对象为初中阶段一直在中考报名学校就读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全市艺术专业测试、中考体育成绩达到体育专业合格线的考生,方可填报艺术、体育特长生志愿。为缓解部分县中学位压力,经省教育厅核准,在继续压减市域内跨区域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宝鸡中学可面向“五区”以外县招收少量学生。因地制宜扩大综合高中班试点范围并增加招生数量,综合高中班应至少设置1门职业教育课程,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招生计划: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指令性计划,市教育局根据初中毕业生数量等情况下达县区招生计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各县区教体局根据区域内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办学规模、消除“大班额”等要求,科学编制分校招生计划,报市教育局核准、省教育厅备案后向社会公布。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要将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并向办学质量提升明显的薄弱初中倾斜,定向招生计划不得跨区域分配,鼓励学校结合实际适当提高定向生招生比例。具有艺术、体育、小语种等特殊类型学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可招收艺体、小语种特长生,招生计划原则上不超过学校计划总数的5%。首次参与综合高中班试点的学校综合高中班招生计划不超过200人(按照每班不超过50人编班管理),已参与试点且办学成效显著的学校综合高中班招生计划可适当增加,但不超过该校招生总数的60%。
  志愿填报分为三个批次
  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市教育局划定全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艺体特长生录取控制分数线,随中考成绩一并向社会公布。凡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者,可在规定时间登录宝鸡市教育云平台(www.snbjeduyun.com),在“中考中招管理系统”填报志愿。志愿共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次志愿:户籍或学籍在“五区”的考生,可填报宝鸡中学、宝鸡南山中学志愿;艺术、体育特长生可填报姜城中学(艺术、体育)、宝鸡方塘高级中学(艺术、体育)、宝鸡春玲美术高中(美术)志愿 ;符合定向生条件的考生还可填报宝鸡中学、姜城中学、宝鸡春玲美术高中定向志愿。“五区”外指标到校的考生,可填报宝鸡中学志愿;“五区”外考生,可填报宝鸡南山中学小语种特长生志愿。
  第二批次志愿:考生按本人学籍或户籍(二选一),选择填报一个县区内的1-3所公办高中。符合定向生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填报1 所省级示范高中或省级标准化高中。符合综合高中班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填报综合高中班志愿。宝鸡一中考生在金台区参加中考报名和考试,可填报金台区的高中,也可按户籍填报所在县区的高中(二选一)。宝鸡高新区所属六镇初中学校考生,按户籍或者按学校原隶属关系填报所在区的高中。宝鸡高新中学、宝鸡高新第一中学考生,可按学校所在辖区填报渭滨区的高中,也可按户籍填报所在县区的高中。
  移交到地方政府的原企业子校所在企业的职工子女,户籍或学籍在原企业子校所在县区的,可按地方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协议填报原企业子校。艺术、体育特长生可填报所在县区有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的公办高中。
  第三批次志愿:考生根据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填报1所民办高中,符合定向生条件的考生可填报1 所省级标准化民办高中定向志愿。
  综合素质评价C等以上方可录取
  “高价进名校”“托熟人进名校”……针对每年中考季流传的此类谣言,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提醒考生及家长,普通高中严格依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中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规则录取,切勿轻信所谓其他途径。
  “录取总成绩由中考计分科目成绩构成。”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为“4+4”:以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作为基础录取计分科目,同时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作为录取计分科目,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计入对应科目成绩并计入录取总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非常重要,考生和家长要重视。”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A、B、C、D 四个等级,达到C等及以上者,普通高中方可录取。考生中考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较高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单项为D等者不予录取 ;地理、生物科目考试单科成绩为D等者不予录取。
  加分项目执行省上统一规定
  对于学生及家长关注的优待政策?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按照《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陕教〔2017〕9号)有关规定,除国家和省上规定的优待政策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具体优待政策如下:
  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按照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陕西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陕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陕政〔2023〕152号)执行。
  公安子女教育优待按照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印发的《陕西省公安英烈及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陕公政〔2019〕92号)执行。
  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教育优待按照省应急管理厅、省教育厅、省消防救援总队印发的《陕西省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细则》(陕应急〔2019〕147号)执行。
  考生同时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只按最高项加分,不累加。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