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一片低空,飞出产业新天地
——宝鸡市金台区抢抓低空经济“风口”观察
  陕西日报记者 刘坤

  编者按 6月17日《陕西日报》第三版刊发了《一片低空,飞出产业新天地——宝鸡市金台区抢抓低空经济“风口”观察》一文,详细报道了金台区抢抓国家低空经济战略机遇,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全链条布局产业、全领域拓展场景、全方位强化支撑,让低空经济成为推动金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本报今日予以转载,敬请关注。

  “低空经济”这个新词,近年来被频频提及。怎么建、往哪飞、谁来干,各地都在摸索路径。对很多人来说,这还是个待解的命题,但对李海涛来说,这是他事业的转折点。他不仅生意越做越大,还成了一所高校无人机产业学院的副院长。
  6月9日,在位于宝鸡市金台区的陕西壹控智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试飞场,该公司总经理李海涛演示了一场“空中配送”: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将一批新鲜擀面皮从工厂配送至指定点位,前后不到十分钟。这家企业并不设在工业园,而是落户于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研发、教学、试飞、组装都在校园里完成。
  “设备可以买,平台能建,最缺的是人。”李海涛说,创业初期,最大的短板是缺少专业人才。于是,他把企业“搬”进校园,与学校共建无人机产业学院,边教边干,培养出一批既懂设计,又能操控,还能维护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人才“种子”撒下,产业“枝叶”渐茂。李海涛的故事,是金台区发展低空经济的一个缩影。校企联动,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加速落地,新质生产力发展成势。
  近年来,金台区抢抓国家低空经济战略机遇,全链条布局产业、全领域拓展场景、全方位强化支撑,低空经济蓄势“待飞”。
  “我们制定低空经济总体规划,获批86平方公里空域。”金台区委书记王宏强说,“中国电信建成了首个无人机方舱,中国移动建起了全省首家5G-A通感一体基站和首条商飞航线。金台添翼,其时已至;腾飞未来,其势已成。”
  作为宝鸡工业的肇基之地,金台区产业基础雄厚,钛及钛合金加工链条完备,商贸物流通达,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先天优势。围绕低空制造与应用,金台区已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建成无人机产业学院、低空智能飞行研究院,北宸航天、壹控智飞等企业相继落户,“聚链成群”格局初步显现。
  空域先行,场景跟进。目前,金台区下辖的蟠龙高新区,依托陵塬通用机场及塬体高差等天然条件,推动“低空+物流+交通+应急”等多场景融合发展:擀面皮配送、医检样本转运、金陵河日常巡检等项目率先落地,飞行频次不断增加。下一步,该区将试点开通宝鸡首条eVTOL载人航线——从盛世广场直飞蟠龙文化公园,打造空中观光线。
  低空经济,不止于飞,更贵在“落”。金台区依托宝鸡航空航天与新材料产业优势,在西营科创园启动建设600亩的低空制造新材料产业园,布局复合材料、轻金属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打造“低空+新材料”两链融合孵化平台。
  围绕产业协同发展,金台区明确构建“两区两带双平台”的空间格局:胜利塬片区主攻“低空+文旅”“低空+应急”,蟠龙高新区侧重“低空+制造”“低空+培训”;双平台分别为陵塬通用机场和西营科创园,实现制造、试飞、运维、培训等环节无缝衔接,打通从研发端到应用端的完整生态链。
  一个新赛道撬动一条产业链。今天的金台,既有飞行的“高度”,也有落地的“力度”。新产业、新场景、新人才,正一步步把“低空蓝图”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图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