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百姓关注·公益广告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理论
第06版:科技创新
第07版:新闻观察
第08版:热点聚焦
标题导航
|
2号锅炉低温烘炉点火
打造高品质产品 辙叉生产创新高
加速新技改 塑造新优势
提升应急能力 筑牢安全防线
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捐献热血 守护生命
推行有序流转 盘活土地资源
如何科学应对幼小衔接?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如何科学应对幼小衔接?
本报记者 段序培
进入6月,又有一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毕业,“幼升小”成为不少家长热议的话题。一些家长担忧孩子的学习习惯、自理能力不足,甚至陷入知识储备的“抢跑”焦虑。如何科学应对这一过渡期呢?近日,记者采访了金台区东城幼儿园园长邵彩妮。
邵彩妮认为,幼小衔接的核心在于习惯、心理和能力培养,而非知识“抢跑”。家长首先应调整心态,避免传递焦虑情绪,通过积极的语言激发孩子对上小学的期待,如“小学能认识新朋友,探索更多有趣的知识”等。在具体准备上,她建议,培养孩子规律作息以适应小学时间表;通过整理书包、系鞋带等日常活动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借助绘本和游戏培养专注力与阅读兴趣,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课堂场景,帮助孩子熟悉小学规则。
幼儿园方面,大班教师应重点训练孩子的倾听表达、任务意识和社交技能,通过游戏化教学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并适当延长集体活动时间,模拟小学课堂节奏。当然,幼儿园还可组织参观小学的活动,减少孩子对陌生环境的焦虑。
“幼升小的挑战不是知识差距,而是适应能力。”邵彩妮表示,家长应与老师保持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超前灌输学科知识。只有家校协同、科学引导,才能让孩子自信拥抱成长道路上的新阶段。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