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传统美食激活“舌尖经济”
——杂八得擀面皮进社区创新实践小记

  本报记者 温瑶瑶

  编者按:时代浪潮奔涌向前,蟠龙热土活力澎湃!为全景展现高质量发展新实践,解码蟠龙高新区崛起新动能,本报与蟠龙高新区即日起联合开设《锦志卓越筑蟠龙 乘势笃行创未来》专栏,聚焦重大项目攻坚、科技创新突破、产城融合新貌和营商环境优化等生动场景,记录这片热土上的发展蝶变与奋斗足迹。敬请持续关注!

  “现在下楼就能买到杂八得擀面皮,比网购更快更新鲜……”家住市区凤凰城小区的张女士说。在这一日常消费场景的背后,是宝鸡传统美食借力社区经济激活“舌尖经济”的创新实践。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蟠龙高新区的陕西杂八得食品有限公司,解锁一碗擀面皮如何从生产线走向全国餐桌,勾勒出传统产业现代化转型的清晰轨迹。
  和面、洗面、沉淀、发酵……陕西杂八得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每天晚上高速运转,6个小时后,首批鲜食擀面皮便能搭载配送车驶向社区。“过去线上团购订单每周配送一次,鲜食产品的‘鲜’打了折扣。”公司负责人孙煊介绍说,他们今年4月启动的“社区终端攻坚计划”,瞄准“3小时从工厂到餐桌”的极致效率,让擀面皮以最佳口感触达消费者。
  在我市多个社区试点中,“摆摊试吃+即时销售”模式迅速打开市场:首批300份鲜食装擀面皮两小时售罄,试运行一个月销量突破8万袋,产值达20多万元。不同于传统电商的“冷链次日达”,社区购买实现了“下楼即买”的便利性(见上图)。记者了解到,作为宝鸡“一碗面”经济的核心板块,擀面皮上下游产业已形成年产值140亿元、带动就业超10万人的规模效应。杂八得的社区布局,正是宝鸡推动传统美食产业化、品牌化的生动实践。
  “早上送完孩子去幼儿园,9点到小区门口摆摊,每月能赚3000多元。”市区永泰茗苑小区的张女士,是杂八得社区合伙人计划的首批受益者。该公司推出的“低门槛创业”模式,无须押金即可加盟,吸引了宝妈、退休人员等群体参与,目前已覆盖全市70多个小区,带动数百人实现灵活就业。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正在产品创新层面加快步伐,烤面皮、烩面皮、浆水面皮等新品已进入研发阶段,计划年内上市。“我们要让擀面皮从‘单一辣味’走向‘多元口味’,适应不同地域消费者需求。”孙煊透露,除深耕宝鸡社区外,企业还将启动西安、咸阳等城市的“千店计划”,两年内实现全市80%社区覆盖,让宝鸡味道香飘全国。
  从手工制作的小作坊到智能生产的现代化工厂、从生产车间到社区终端的即时销售……作为扎根蟠龙高新区的重点企业,为周边居民提供灵活就业机会,有效提升区域就业率。这次“社区突围”的实施,还能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推动蟠龙高新区构建完整的食品产业链生态圈,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