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折叠”38年的腰杆挺直了
——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全市首例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手术
  温瑶瑶

  在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王新虎的办公桌上,一沓手绘图纸整齐铺开,每一张纸上都清晰标注着截骨角度,宛如一场精密战役的作战图。日前,王新虎带领的团队正是凭借这沓凝聚着心血的图纸,为一名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成功实施了全市首例高难度脊柱截骨矫形手术。这例手术不仅让“折叠”了38年的腰杆重新挺直,更标志着该院在复杂脊柱畸形截骨矫形领域的技术水平跃上新高度。
  今年53岁的撒某家住陇县,15岁时不幸患上强直性脊柱炎,随着病情发展,他的脊柱后凸角度逐年增大,最终形成如虾米般的严重畸形,内脏严重受压,心肺功能变得极差。身体的畸变带来双重折磨:他无法平躺入睡,行走也变得举步维艰;心理上,他非常自卑,社交成了痛苦的负担。“38年来,我从没敢想过能挺直腰杆看人。”回忆起患病这些年,撒某眼中仍有痛楚。
  当撒某辗转来到市中心医院时,脊柱外科团队面临的是一个“烫手山芋”:经测量,其脊柱后凸角度高达106°,各项检查也都提示心肺功能极差,存在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手术及麻醉风险极大,属于相对手术禁忌证。“这类手术被称为脊柱外科的‘珠穆朗玛峰’,其难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科学制定、麻醉插管及麻醉管理、手术体位的摆放、截骨矫形的实施、术中出血的预防、脊髓神经血管的保护以及术后康复等。”王新虎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完全融合,缺乏正常解剖标志,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难度大。同时,手术中稍有偏差就可能损伤主动脉或脊髓,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尤其是这名患者手术需要多节段截骨,截骨部位和角度的选择要十分精准,否则截骨不足会导致矫正不充分,过度截骨又会矫枉过正。
  为顺利实施手术,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机制,脊柱外科与麻醉手术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组成MDT团队,进行全方位术前评估,调整患者心肺功能,最终决定手术时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行气管插管。“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这是一场团队协同战。”王新虎说。
  手术方案的制定更是堪称医学与艺术的结合。为确保截骨矫正的角度分毫不差,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1:1比例打印出患者的脊柱畸形模型,又将三维CT重建片子用纸张打印出来。“我们就像在做几何题,用剪刀模拟手术刀,在纸上反复裁剪、拼接,计算最佳截骨位置和矫正角度。”王新虎说,经过10天的精心准备,一套个体化手术方案终于敲定。
  一场紧张的“生命重塑战”在手术室展开。因为患者无法正常俯卧,脊柱外科全员出动,相互配合负责体位摆放、脊髓监测、截骨矫形台下辅助复位等。在手术中,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手术方案,医生在患者的腰1和腰3做两处截骨,截骨角度为45°和32°。整场手术惊心动魄,好几次患者出现血压、心跳下降,但在麻醉团队的精准护航下,每一次的意外都有惊无险。最终,手术历时8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CT显示,患者脊柱后凸角度成功矫正至29°,身高从1.23米增至1.63米,心肺压迫解除。术后一周,撒某在支具保护下开始下床挺直腰杆活动。“我终于能平躺了!”撒某激动地说。
  这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脊柱外科跻身复杂脊柱畸形治疗国内先进行列。“从2015年开展首例脊柱侧弯矫形术,到如今挑战重度后凸畸形,我们始终秉持‘工匠精神’——每例手术都制定个体化方案。”王新虎说,看到患者挺直腰杆走出医院,就是他们最大的成就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