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理论宣讲要“新”更要走“心”
张笑侠
  近日,凤县黄牛铺镇长滩坝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民学习会”,让理论宣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将公益电影放映与政策宣讲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村民“看得懂、记得住”,还让基层理论宣传工作有了创新方向。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实践值得点赞和推广。
  长滩坝村的“农民学习会”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把握住了三个要点:一是用“家常话”替代“套话”,将抽象理论转化为村民熟悉的语言;二是用“身边事”诠释“大道理”,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助政策落地;三是用看电影带动学理论,寓教于乐的形式消除了村民学习的枯燥感。这种“翻译”和“转化”的工作,正是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这场“农民学习会”也给了我们三点启示:首先,基层宣传工作必须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相关部门在组织活动时,应该考虑到不是“我要讲什么”,而是“群众需要听什么”,这个至关重要。其次,宣传形式要与时俱进。现在是多媒体时代,单纯的口头宣讲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需要找到更多像电影放映这样的载体。最后,理论传播要产生实效。只有当群众真切感受到政策与自身生活的联系,学习才会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当前,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投入,更需要思想引领。基层理论宣讲不能停留在文件里、挂在墙面上,而要像“农民学习会”这样走进田间地头、融入日常生活。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能从中获得启发,创新推出各具特色的理论传播新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