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新闻观察
第05版:本市新闻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是为何物?铭文有载
宝鸡文物亮相大唐西市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琉光万里话文明 丝路瑰宝绽华光
宝鸡文物亮相大唐西市
本报记者 麻雪
型芯法玻璃瓶一组
型芯法三曲口玻璃瓶
日前,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落幕的“琉光万里——地中海到长安的玻璃之旅”展览,如同一部用琉璃雕琢的文明史诗,在22天的展期里吸引了众多观众,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此次展览由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联合北京正观堂艺术品有限公司主办,通过155件(套)珍贵玻璃文物,生动呈现了从地中海到长安,跨越5000年的玻璃艺术发展脉络与文明交流轨迹。其中,来自宝鸡的珍品文物有10件(套)。
亚述的黑曜石滚印,诉说着人类对透明物质的原始崇拜;萨珊王朝的琥珀色玻璃碗,展现了波斯工匠的极致工艺;大唐西市遗址出土的玻璃母,揭示了丝绸之路上的技术转译与创新……这些碎片,拼凑出一部波澜壮阔的世界文明画卷。此次展览分为“琉光地中海”“溢彩盛长安”“万里共风华”三个单元,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的古老琉璃文明,到古埃及神秘的型芯玻璃工艺,再到罗马帝国精美绝伦的玻璃器皿,件件展品诉说着地中海文明的辉煌往昔。
在中国展区,战国蜻蜓眼玻璃珠以其斑斓色彩和独特纹饰,展现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痕迹;汉晋时期的仿玉琉璃器,则巧妙融合了本土玉文化与西方玻璃制造技术,呈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而这些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展品,不少正来自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
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3年,是一座综合性非国有博物馆,其藏品集古代石刻、青铜器、陶瓷器、名人字画等多种类别艺术品于一体,可以系统展示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信息,一些藏品不失为古代艺术品中的精品。
谈及此次展览,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朱洲感慨:“玻璃,这种看似脆弱却又坚韧的材质,是人类文明交流最生动的见证者。从地中海沿岸的工坊,到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角落,再到中国古代工匠的手中,玻璃不断演变、创新,承载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我们馆参与此次展览,就是希望借这些精美的玻璃文物,让更多人了解宝鸡的博物馆藏品在历史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感受文明互鉴的魅力。”
记者还了解到,此次展览的学术价值尤为独特:60%展品首次公开,填补了国有博物馆在玻璃艺术通史陈列中的空白;科技检测数据与考古发现并置,为“玻璃之路”研究提供了化学指纹般的实证。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乔连学评价:“这次展览以玻璃为线索,不仅系统梳理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轨迹,也为丝路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并从学术创新角度阐释了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玻璃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让古老的丝路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积极参与,也让宝鸡的文化影响力借由这场展览进一步提升。
(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供图)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