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新闻观察
第07版:本市新闻
第08版:万象影刊
标题导航
|
全力以赴跑出项目加速度
让花海经济散发持久芬芳
50名听障群众免费获配助听器
精简流程提效能 发展动能更强劲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花海经济散发持久芬芳
米静
初夏的宝鸡,渭滨玫瑰园里游客摩肩接踵,扶风野河山上万亩洋槐花刷爆朋友圈……然而,热闹背后,不少地方的花海经济正面临尴尬——游客大多只是匆匆拍照打卡,鲜少产生二次消费,消费场景单一、黏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笔者认为,要想让花海经济持续“绽放”,必须通过延伸产业链、推动跨界融合,打造更具持久吸引力的产业生态。
破解花海经济产业瓶颈,要大力延伸产业链。渭滨区石鼓镇花农将玫瑰花制成干花茶、萃取精油,使每亩产值提升了4倍;凤县葵花田开发出观光、采蜜、榨油的复合业态,让花海经济突破季节局限。这些创新实践说明,花儿不仅能观赏,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价值,我们要努力延伸花卉深加工产业和综合利用产业,挖掘开发其药用食用功能,提升其经济附加值,这样才能突破花期限制,“花”开四季,延长其“生命”。
破解花海经济产业瓶颈,就要推动跨界融合。今年以来,沉浸式赏花已在多地成为新趋势,游客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拍照打卡,更追求与当地文化的深度互动,将传统的观赏性活动转化为“赏花+”全链条商业模式,以花为媒积攒人气与流量,积极植入观光、演艺、消费、体育等活动项目,带动产业融合、文旅消费,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花海经济,需要的不仅仅是网红打卡地,更是能够贯通一二三产的“花样工坊”。各地应深入挖掘“花海”在提供生产原料、休闲康养、农耕体验、研学旅行等方面的价值,将其与生产加工、文化艺术、都市休闲、运动健康等业态有机融合,更好地放大花海经济的综合效应。当游客既能举着自拍杆与花共舞,也能在体验车间亲手制作玫瑰纯露;当农民不再担心花期不长,而是从事各类与花儿有关的生产活动,花海经济才能散发出持久的芬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