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新闻观察
第07版:本市新闻
第08版:万象影刊
标题导航
|
建强农村物流体系
机械进村 夏播提速
焕新迎客共赴西周文化探秘之旅
守好自己“钱袋子” 莫让他人“钻空子”
确保高考中考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宝鸡市首届汽车电器维修工技能大赛举行
我市举行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
赛场展风采 拼搏聚合力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建强农村物流体系
甘泉
笔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由于物流体系不够健全,农民购物和外销农产品都不是很顺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消费和发展的积极性。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强农村物流体系,既有利于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还能更好地促进城乡经济循环和服务乡村振兴,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农村物流连接城乡物资流通“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在整个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中扮演“微循环”的角色,与国内国际物流“大动脉”形成干支协同、一体联动的关系。从现实情况看,畅通的物流网络能够把分散的农业生产纳入社会化大市场,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有效激发农村致富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同时,工业品下沉效率的提升,有利于直接带动农村消费结构从生活型向发展型跃迁。这种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的双向互动,正成为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能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加速升级。截至2024年底,全市“四好农村路”总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实现了100%建制村通硬化路。同时,客货邮融合创新“客车带货”模式,“快递进村”打通“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助力电商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城乡要素流动效率显著提升。我们在看到积极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农村物流体系仍面临基础设施“空间失衡”、运力资源“零敲碎打”、冷链设施“断链缺环”、要素保障“力有不逮”等问题。
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课题。当前,我们要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扩大农村网络覆盖范围,为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模式的发展提供支撑。同时,鼓励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在镇村建设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等,引入品牌商品,提升农村商品品质。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旅游、康养等服务消费。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民俗体验、农事采摘等旅游项目,满足农村居民和城市游客的休闲消费需求,带动农村物流体系的自我优化和完善。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