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热点聚焦
第05版:国际新闻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绿意重生
风筝
雨中路标
卖锅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风筝
张秋月
老李在阳台上糊风筝。竹篾是他从乡下带来自己削的,纸是上好的宣纸,糨糊也是自己熬的。他摘下老花眼镜,眯着眼,把最后一根竹条绑好,轻轻吹了吹未干的糨糊。
“爸,您又做这个。”儿子站在门口,西装笔挺,手里拿着车钥匙,“物业说了,小区里不准放风筝。”
老李没抬头:“我知道。”
“那您还做?”
“做着玩。”
儿子叹了口气,看了眼手表:“我得去公司了,晚上有个应酬,不回来吃饭。”
门关上的声音很轻,老李却觉得整间屋子都震了一下。他举起风筝,对着阳光看了看。是一只燕子,翅膀上还画着几道云纹。三十年前,他就是这样教儿子做风筝的。那时候儿子才到他腰那么高,小手笨拙地捏着竹条,糨糊抹得满脸都是。
下午三点,老李抱着风筝下楼。春风正好,草坪上几个孩子在追逐打闹,年轻的母亲们坐在长椅上聊天。他找了块空地,慢慢放开线轴。
风筝摇摇晃晃地升起来,越飞越高。老李仰着头,感觉脖子有些酸。忽然线轴一轻,风筝断了线,飘飘荡荡地向远处飞去。
“老先生,”一个穿制服的人走过来,“小区里禁止放风筝。”
老李点点头,收起空线轴。他望着风筝消失的方向,想起儿子考上大学那年,也是这样一个春天。儿子拖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向火车站,背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人群里。
回到家,老李发现手机上有三个未接来电,都是儿子打来的。他回拨过去,儿子劈头就问:“爸,您是不是又去放风筝了?物业都投诉到我这儿了!您就不能消停些?你下棋跳广场舞也比这强。”
“断了。”老李说。
“什么断了?”
“线断了,风筝飞走了。”
电话那头似乎叹了一口气,沉默了一会:“爸,我下周要调上海总部了。”
老李握着手机,看向阳台。那里还散落着做风筝剩下的竹篾和碎纸。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把那些竹条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道栅栏。
“升职了?”老李问。
“嗯,管整个华东区。”儿子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等我安顿好了接您过去住。”
老李轻轻“嗯”了一声。挂掉电话后,他慢慢蹲下身,一根一根地捡起地上的竹篾。这些曾经能飞上天的东西,现在不过是些即将被扔掉的垃圾。
窗外,一片白色的影子飘过。老李抬头望去,是一只塑料袋在风中飞舞,姿态轻盈得像只扑腾展翅的白鸽。它越飞越高,最后变成了蓝天中的一个小点,和他那只飞走的风筝一样,再也找不回来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