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外出游玩如何防范蚊虫叮咬?
  本报讯(张乔乔)近期,有读者反映,由于气温上升,外出游玩露营时蚊虫增多,应该如何防范?被叮咬后又该如何处理?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市人民医院相关科室。
  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宋颖介绍,蜱虫的活跃期为4月至10月,它们常藏匿于草丛、树林等区域。被蜱虫叮咬后,可能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户外活动结束后,家长要仔细检查儿童耳后、脖颈等皮肤薄嫩处,查看是否有新增的“小黑点”;对于外出归来的宠物狗,也应拨开其毛发,检查体表是否附着蜱虫。若不幸被蜱虫叮咬,切忌强行拔除,正确的做法是先涂抹红霉素软膏覆盖虫体,待其窒息约30分钟后,再用镊子垂直夹取,并仔细检查有无口器残留。一旦出现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隐翅虫同样需要警惕,其体形细长,有着橘黑相间的外观,体液中含有强酸性物质,直接拍打极易导致皮肤受损。宋颖提醒,发现隐翅虫时,不要徒手接触,可采用胶带粘取或多层纸巾按压的方式处理,避免虫体体液接触皮肤。若皮肤出现红肿、灼痛等疑似被隐翅虫“袭击”的症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处理,防止因不当处理加重损伤。
  在驱蚊产品的选择上,医生建议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可安全使用含避蚊胺的制剂,这类制剂对多种昆虫都有良好的驱避效果。儿童使用时需格外注意,避蚊胺浓度应控制在30%以下,同时要避免直接喷洒于面部或发生误服情况,在野外露营、徒步时尽量穿浅色光滑的长衣长裤,扎住裤脚,减少蚊虫叮咬。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