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文化观察
非遗出色 文旅出彩 宝鸡出圈
——乙巳蛇年新春文化观察
西府老街猜灯谜活动现场人气爆满(郭晓娟供图)

火车站广场舞龙舞狮热闹非凡 毛丽娜摄

宝鸡市戏曲剧院下乡演出《杨门女将》(杨朝霞供图)

陈仓老街打铁花表演 赵志华摄

渭滨区锣鼓大赛现场 毛丽娜摄

  毛丽娜
  乙巳蛇年新春,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与文旅活动相互交织,让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愈发浓郁,也让宝鸡在春节期间成功出圈,成为备受瞩目的文旅热门地。

  非遗出色 社火、锣鼓、秦腔争奇斗艳
  从春节到元宵节,宝鸡的大街小巷被喜庆的氛围填满。各类非遗项目展演和文化活动应接不暇,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场文化盛宴,让大家沉浸式体验传统年味。
  社火表演,无疑是吸引人眼球的人气担当。它就像一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长卷,在全市各县区缓缓铺展。2月10日,渭滨区的社火表演和潮汕英歌舞热闹开场,现场被热情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与此同时,位于关中西部的千阳县、深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以及人文底蕴深厚的凤翔区、岐山县、麟游县,也纷纷举办了精彩纷呈的闹元宵社火游演等文艺节目。陈仓区的车社火、高芯社火、血社火展演尤其出彩,秧歌、丑角和大头娃娃的表演穿插其中,为整场活动增添了诙谐欢乐的氛围。而陇县更是成为社火表演的焦点,全城社火队伍齐聚,场面气势恢宏,一位特地从重庆赶来的游客激动地说:“第一次现场看社火,这震撼劲儿,可比看电影过瘾多了,这才是真正的年味!”
  除了社火,锣鼓大赛同样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月7日,渭滨区2025年“欢腾盛世·鼓韵渭滨”锣鼓大赛在宝鸡火车站站前广场激情开赛,全区10支参赛队伍精神抖擞,鼓槌起落间,整齐有力的鼓点声响彻四方。同一天,金台区的“金鼓耀年瑞·福满盛世春”锣鼓大赛也在蟠龙镇火热举行,11支锣鼓队各展绝技,用鼓槌和镲钹敲打出金台区的独特风采。扶风县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迎新春锣鼓秧歌社火游演活动,锣鼓与秧歌、社火相互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景观;千阳县在2月11日的“欢天喜地闹元宵和美千阳迎盛世”社火游演比赛活动中,各镇社火表演队的锣鼓表演同样精彩绝伦。
  作为陕西传统戏曲的秦腔,自然也不可或缺。2月10日晚,“大秦·腔调”宝鸡市业余秦腔表演大赛决赛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广场举行,全市秦腔高手会聚一堂,在舞台上展开激烈角逐,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秦腔盛宴。渭滨区从2月8日至13日,在宝鸡火车站广场邀请易俗社演出,台上演员一招一式尽显深厚功底,台下老戏迷们听得如痴如醉。90岁的老人张烈俊感慨道:“过年就得听秦腔,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听着心里才踏实。”陈仓区于2月10日至12日举办了第八届群众秦腔演唱大赛,岐山县、陇县分别开展了群众秦腔大赛及秦腔展演。千阳县更是邀请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甘肃省秦剧院、宝鸡市戏曲剧院等单位著名秦腔演员前来助兴演出。眉县在张载文化广场举办了2025年元宵节文艺晚会,西安百年易俗社还在元宵节期间前往虢镇街道鲁家庄村演出,为当地百姓送上了一场秦腔大餐。
  此外,陇州秦鼓、西岐转鼓、赤沙血社火、陈仓马社火、高芯社火、有礼锣鼓、西山大年秧歌、舞龙舞狮、非遗皮影表演、非遗剪纸等众多非遗项目展演和文化活动纷纷登场,共同勾勒出宝鸡春节期间热闹非凡的民俗图景,让宝鸡的年味愈发醇厚浓郁。
  文旅出彩 广泛推介+丰富活动聚人气
  随着非遗项目的火爆出圈,宝鸡文旅市场人气高涨。春节、元宵节期间,宝鸡各大景区、文化场馆纷纷推出各类文旅活动,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大年初一,借《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首映契机,市文旅局奔赴全国21个城市的151家影院发放文旅实体优惠册,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向全国发放1000万份、价值超300亿元的文旅惠民大礼包。据了解,21座城市中,除北上广深外,重点瞄准周边客源城市,山西、河南、四川、甘肃、重庆等地,是基于“旅游半径”的理性推广。同时,价值超300亿元的惠民大礼包涵盖63项产品权益、37家辖区景区,基本实现宝鸡景区全覆盖。
  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蛇年春节宝鸡在线旅游数据(截至2月4日)亮眼,旅游人次与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28%(省内第一)和4.12%(省内第一),市外客源占比高达88.96%。
  同时,我市还不断丰富文旅产品,拓展“周文化”广度,先后举办首个封神文化主题灯会,舞龙舞狮、宝鸡社火、潮趣封神真境古装cosplay大秀、“封神奇妙夜”新春灯会、年货节集市等活动。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皮影、体验剪纸、游灯展、猜灯谜、观看打铁花等活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
  这些文旅活动,不仅让游客玩得开心,也让宝鸡的文旅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统计,春节期间,宝鸡文旅市场收入大幅增长,各景区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未来,宝鸡将继续深挖非遗资源,创新文旅融合模式,让更多人了解、爱上宝鸡,让古老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宝鸡出圈 中省媒体多次聚焦报道
  宝鸡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和文旅盛宴,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引起了中省媒体的广泛关注。从央视到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将镜头对准宝鸡,让宝鸡在这个春节成功“出圈”,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春节期间,央视《焦点访谈》、央视《朝闻天下》以及《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多次聚焦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老店岐山美阳馆、凤翔木版年画,多项文化盛宴让宝鸡火爆出圈。
  元宵节当天,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庆佳节诗歌非遗社火巡演方阵齐聚县城》为题,聚焦陇县社火,报道了其欢乐祥和的场景。此外,新华社、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也纷纷将目光投向陇县社火。
  不仅如此,人民网以《宝鸡陈仓区:社火燃春韵 非遗年味浓》为题,报道了陈仓区的这一文化盛事,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此外,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来宝鸡采风,举办摄影专题讲座,并先后来到陇县、凤翔区考察当地民情民俗和乡村新变化,了解宝鸡民间文化传承保护现状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情况。
  众多媒体的聚焦报道,让宝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也为宝鸡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