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农合机构工作人员查看乡村振兴项目
陇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中心在陇县农商银行正式揭牌成立 黎楠
2024年,陕西农信宝鸡农合机构认真贯彻中省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守专心、贴心、良心、放心的“四心银行”发展定位和求质不唯量、求难不求易、求实不务虚、求稳不贪大的“四求四不”经营理念,突出“全面创优”目标导向,挺膺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服务宝鸡“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目标,勇扛支农支小支实大旗,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各项工作稳中向优、亮点纷呈。
至2024年末,宝鸡农合机构资产总额1357.52亿元,较年初增加122.29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700.19亿元,较年初增加71.9亿元,增幅11.44%;累计投放实体贷款722亿元,分别承担了全市50%的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投放;各项存款余额1172.43亿元,较年初增加92.64亿元,增幅8.58%,业务规模、市场份额、纳税贡献度始终领跑全市同业,年纳税总额2.76亿元。
近年来,宝鸡农合机构连续多年获得宝鸡市“目责考核先进单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殊荣,有力彰显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排头兵、普惠金融先锋队的使命担当。
强化引领 在党建业务融合中激发奋进动能
2024年以来,宝鸡农合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省信用联社党委和市委安排部署,提高站位,聚焦“建强堡垒、建优党员、突出特色、双融双促”目标任务,以强化党建业务融合为关键抓手,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同谋划、压实责任同部署、层层推进同落实、多点发力同考核,以清单管理破解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不深问题,以布局优化破解支部联而不合问题,以示范引领破解党员先锋作用不足问题,以技能提升破解党务工作不优问题,谱写了“分类管理树品牌、特色创建树亮点、文化浸润树形象、全面创优树标杆”的党建工作新篇章。
2024年,宝鸡农合机构深化“党建+金融”工作机制,梳理下发《党建业务融合任务清单》,广泛开展“党建+乡村振兴”“党建+智慧场景”“党建+消保”等多样活动,以融合破难题、促发展,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的有力实践。深入推行党员党性观念和业务能力“双育”工程,建立党员示范岗372个,设置党员责任区134个,组建党员突击队34个、服务队70个,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业务拓展、清收攻坚、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扛旗冲锋、带头示范。高质量承办全省农合机构2024年党建工作现场会,宝鸡审计中心党支部“像抓业务一样抓党建工作”、金台农商行党委“像过日子一样落实党建工作基本制度”经验在大会上交流,渭滨“助钛铁军”党支部、金台“攻坚”党支部获现场观摩,引发热烈反响,受到各级一致点赞,“农信党旗红”品牌建设宝鸡篇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聚焦“三农” 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彰显使命担当
宝鸡农合机构主动融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持续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增户扩面”行动,开展整村授信、集中授信,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2024年创建信用村55个、信用镇7个,各机构还联合所在县(区)政府及镇(街)党(工)委,先后开展多场次“叙家乡情 品家乡味”“温暖回家路”等活动,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搭建创业平台,累计投放农户小额贷款45.88亿元,农户建档率提升至99.45%,授信率29.29%。
2024年,宝鸡农合机构积极参与“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梳理掌握全市3+X优势特色产业和“一县一策、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全力支持“稳粮、优果、强畜、扩菜、兴苗”五大工程,创新推出“木耳贷”“羊乳贷”“果业贷”“林麝贷”等特色信贷产品,针对性满足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年内为141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41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43户职业农民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累计授信24.21亿元。
自2020年陕西农信参与建设农业农村“三资平台”,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建设“陕农经”平台以来,全市农合机构成立了由207名员工组成的专职队伍,多轮次开展平台培训和现场指导,全力配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推广应用。至2024年末,推动建立市、县级业务交流群9个,协助、指导县(区)、镇(街)在“陕农经”平台建立平台行政区划单位1038个、组织信息1237个、村民小组6699个,建立平台用户账号7073个,配合县(区)开展现场培训20余次、镇村级培训120余次,协助13个县(区)建立审批流程,目前使用银农直联支付组织数达到262个,累计支付1235笔3811万元。
此外,宝鸡农合机构还严格落实脱贫巩固“四不摘”工作要求,坚持现有金融扶持力度不减、政策不变,通过“脱贫巩固贷”助力“脱贫户”“边缘户”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同步加大风险防控,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2024年累计发放脱贫巩固贷5.5亿元,为11660户脱贫户提供生产支持。
坚守本源 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深耕主责主业
多年来,宝鸡农合机构一直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紧扣宝鸡市工业强市“15513”工程及全市“13+8”重点产业链,做实做优精准服务。通过“一企一策”“一链一方案”定制综合金融服务,大力支持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白酒产业链,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面向辖内产业园区设立“金融顾问”,提供“一对一、定制化”金融服务,有效解决金融需求,实现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精准滴灌”。
宝鸡农合机构坚持“走出去”营销模式,扎实做好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后备上市公司等业务营销活动,2024年累计向155户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8亿元,向101户高新技术型企业发放贷款8.5亿元。全年与市县政府及镇(街)党(工)委携手召开政银企座谈会50余场次,与12个县(区)政府签订《乡村振兴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累计为154户重点项目企业授信35.91亿元、用信34.49亿元,累计投放精准营销贷款4948户159.63亿元。
为深入推动全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落实,宝鸡农合机构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度摸排企业情况和融资需求,充分发挥“小微贷中心”“首贷金融服务中心”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贷款审批机制,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扎实推进名单制精准营销和网格化金融服务,2024年为4.6万余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62.4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
同时,宝鸡农合机构还灵活运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和普惠小微政策工具,强化对民生保障等领域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全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51.64亿元,让政策红利惠及经营主体,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向各类经营主体减费让利约3.3亿元,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践行宗旨 在优化金融服务中站稳人民立场
宝鸡农合机构深入践行“四心启航数智赋能”发展理念,完善“金融+N”场景金融产品体系,丰富先后“1+1+N”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2024年开展了“美食狂欢”“缴费让利”“绑卡有礼”等电子银行普惠活动,便利市民数字支付。同时还建成了凤翔校园餐费平台、陈仓“店小二云系统”等“样板”场景,全市4321个智慧金融场景实现了政务、医疗、教育、旅游、物业、民生等各个领域全覆盖。
为积极配合属地政府做好各类资金代发,宝鸡农合机构持续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全年代理发放高龄补贴、农资直补等各类资金补贴24.5亿元,发放惠农补贴卡9671张,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市民金融服务便利性。
宝鸡农合机构聚焦养老金融体系建设,全方位、立体式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银发”金融服务持续“升温”,217个营业网点获评适老化服务达标网点,160个网点被评为适老化支付服务示范网点,1045个“金融e站”实现城区、社区、镇街金融服务全覆盖,全年累计办理各类业务270余万笔,交易金额35.44亿元,服务客户86万余人。
为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丰富金融纠纷处置方式,2024年,宝鸡农合机构指导辖内12家行社联合属地法院全面挂牌成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探索建立“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新模式,积极探索普惠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年成功调解金融纠纷440件、金额1.13亿元。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陕西农信宝鸡农合机构将深入贯彻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宝鸡市“一四五十”战略,进一步抢抓转型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韧劲,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巩固提升发展位势、积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胜势,为宝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