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稿
第05版:健康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年年乐事 华灯竞处
耍社火
碰灯笼
诗启新岁
新春的祝福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耍社火
吴利强
正月十五,除了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元宵这些传统活动,最热闹的要数耍社火了。
听闻要耍社火,县城周边乡村的许多人,或是搭乘公交车,或是开着私家车,拖家带口一同往城里赶,就为了看这场热闹的社火表演。县城里的居民更是早早走出家门,奔赴社火将要经过的街道,抢占绝佳的观看位置,翘首以盼社火队伍的到来。一时间,大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嘈杂的人声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上午十点左右,社火队伍的影子还未瞧见,远远地,一阵炮声便如雷鸣般滚滚而来,震得天空仿佛都在颤抖。闻声望去,只见两辆警车作为先导车,缓缓驶来。紧接着,一辆鸣炮车进入众人视野,炮口齐刷刷朝上,并排两列,整整十五个。每一次轰鸣,都是十五响的震撼,每隔十五分钟,便会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仿佛要将天地都震开一道口子。人们听到这炮声,就知道社火队伍近在咫尺了。
率先登场的是热情似火的腰鼓队。三十多位身着大红袄的中年妇女,宛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她们迈着矫健的步伐,阔步向前,手中的鼓槌如灵动的蝴蝶上下翻飞,她们有节奏地敲打着斜挎在腰间的腰鼓。清脆响亮的鼓点,如同激昂的战歌,热烈而奔放,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紧跟其后的是欢快活泼的秧歌队。二十多个身着粉红色长袖短衫的女子,宛如春日里盛开的繁花,她们手撑绿伞或红伞,和着鼓点与钹声,迈着轻盈优美的步伐,翩翩起舞。她们时而如春风拂柳般向前摇曳,时而后退仿若清波荡漾;手中的伞时而如绽放的花朵快速转动,时而似彩蝶翩跹;系在腰间的绸带如灵动的绿蛇左右摆动。她们边走边扭,脚步行云流水,舞姿轻盈曼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浑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仿佛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都带到了这热闹的街头。
秧歌队、旱船舞、彩带舞方阵……如果说前面几个节目只是热场,为了营造出一片欢天喜地的氛围,那么接下来的车社火,便是这场社火表演的重头戏。放眼望去,车队前方旌旗如林,在风中猎猎招展,仿佛一片涌动着的彩色海洋。浩浩荡荡的队伍,气势磅礴,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接着,一辆辆农用三轮车缓缓驶来。车上,站立着身着鲜亮戏服的社火演员,他们脸上画着风格各异的脸谱,每一张脸谱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些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有的手中紧握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刀光闪烁仿佛能划破空气;有的手持方天画戟,身姿挺拔,宛如战神降临;有的手举铜锤钢鞭,力量感十足,仿佛要将一切邪恶砸碎;有的手握朝简笏板,仪态端庄,尽显儒雅风范。他们有的面若桃花、娇艳动人;有的怒目圆睁,仿佛要将世间的不平之事都看穿;有的慈眉善目,让人感到温暖与祥和;有的凶神恶煞,令人望而生畏;有的正襟危坐,一派庄重肃穆;有的古灵精怪,让人忍俊不禁;有的正气凛然,仿佛正义的化身;有的杀气腾腾,仿佛置身战场;有的滑稽可笑,引得观众捧腹大笑;有的悲悲戚戚,让人不禁心生怜悯。不同的人物演绎着不同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世间的悲欢离合。它们传递着光明与正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赞颂着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着假恶丑,深深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喜乐、吉祥如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俗话说,“过年要热闹,锣鼓加社火。”四五十辆车载社火过后,锣鼓队气势磅礴地登场了。百面锣鼓宛如百面战鼓,每一面都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一百名身着威武服饰的“军士”,仿佛从古代战场穿越而来,他们有力地敲击着手中的锣鼓,如同千军万马奔腾的蹄声,气势磅礴,如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将现场喜庆热闹的气氛一下子推向了高潮。那声音,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让人热血沸腾,沉浸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无法自拔。
这一天,人们的热情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村镇里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那热闹的氛围如同春风吹过大地,蔓延到大街小巷,仿佛世间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在热闹的社火表演中,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欢乐,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