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考古发掘发现的西岐——
皇皇都城 民安物阜
本报记者 祝嘉
西周大城东门 祝嘉摄

  封神故事里的西岐城,就是三千多年前周人在周原建立的都城,历史上称为岐邑。考古发掘表明,这座都城就位于今天周原遗址的核心区,即今天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和扶风县法门镇交界一带。
  自汉代以来,周原遗址出土了不计其数的商周时期文物。上世纪40年代,我国考古学先驱石璋如先生开启了对周原遗址的发掘,从此,一代代周原考古工作者筚路蓝缕、青灯黄卷,至今已走过了80余载的漫漫历程。其间,无论历史记载还是神话传说,一次次在周原遗址得到印证,而封神故事里那座“民安物阜”的西岐城,也随之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2024年底,周原考古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对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
  此次发现的西周大城建于西周晚期,为目前发现最大的西周时期城址,面积520万平方米。小城位于大城西北部,城墙始建于商周之际,废弃于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小城面积175万平方米,大于以往发现的同时期城址规模。宫城位于小城北部正中,年代基本与小城共时,面积约50万平方米,南墙由5个东西向夯土板块组成,总宽13米,基槽以上墙体高1米左右。
  在遗址西南部的王家嘴区域,考古学者发现了2座大型建筑的基址。其中,一号建筑南北总长68米,东西宽34米至37米,面积逾2500平方米,由门塾、东西厢房、前堂、后室、前后庭院构成。这是周原遗址第一座完整揭露先周文化的大型建筑,也是目前所知最大的先周文化建筑。
  岐邑不仅有高大的城墙、宏伟的宫室,还有宽阔平坦的道路、庞大复杂的水网,以及制铜、制骨、制玉等作坊。2014年,考古学者在京当镇贺家村发现了一辆四马驾辕的西周青铜车,其规格之高、装饰之美,堪称西周时期“第一豪车”,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城市的发达与繁荣。
  周原遗址的历次考古发现,揭示了岐邑的位置与规模,描绘出西周都城的壮丽气象。从高大的城墙到宏伟的宫室,从宽阔的道路到复杂的水网,这些考古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西周历史的认识,也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