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挖掘文创背后的文化潜力
罗琴
  甘肃的“麻辣烫”、苏州的“蟹黄黄”“蟹青青”、西安的“肉夹馍”、宝鸡的“擀啾啾”……近年来,独具特色的文创毛绒玩具广受大众喜爱。有互动、有情节,可体验,有仪式感,这些可爱的玩偶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更在文化传播与情感联结上发挥着独特作用。
  文创毛绒玩具的成功,核心在于精准地把握了文化与创意的融合点。这些毛绒玩具以当地的文化符号或特色美食为原型,通过夸张、幽默或可爱的设计风格,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焕发了新的生机。例如西安博物院的“兽西西”,以馆藏文物“镇墓陶兽”为原型,生动古怪的神情看起来丑萌丑萌的;还有以小雁塔为原型的“塔宝”,手感绵软,造型独特,既保留了文物的古韵,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让千年文化瞬间变得触手可及。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个玩具,更是将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带回了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文创毛绒玩具不仅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符号,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这些毛绒文创以其柔软的材质和萌态可掬的形象,给人一种温暖、治愈的感觉,成为许多人寻求心灵慰藉的“小确幸”。人们追求“悦己”的情绪消费,也愿意为能慰藉心灵、提升幸福感、释放情绪、让自己快乐的产品和服务付费。
  可以说,这股“毛绒化”的风正在吹向更广阔的领域,它不仅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创产品。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文物和历史以更生动、更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公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爱上文物。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文创毛绒玩具要想长盛不衰,相关从业者还需在文化内涵挖掘、创意提升、品质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让这些可爱的文化使者真正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力推动者,持续散发独特魅力,温暖人们心灵并深度滋养文化的土壤。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