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寻周记
第08版:寻周记
标题导航
|
为铸造“大国重器”贡献力量
打通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
劳务合作社“搭桥” 群众“家门口”就业
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牌子“减下去” 服务“提上来”
设置“潮汐窗口” 提升办事效率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劳务合作社“搭桥” 群众“家门口”就业
凤翔区彪角镇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有妙招
村民在合作社帮助下实现“家门口”就业
本报讯(记者 邵菲菲)“感谢村上的劳务专业合作社牵线搭桥,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上班顾家两不误。”近日,刚找到工作的凤翔区彪角镇三岔村村民张六凤高兴地说。去年以来,凤翔区彪角镇先后成立了4个镇、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为用工单位和村民“牵线搭桥”,帮助500多名村民找到了工作。
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企业用工荒,去年以来,凤翔区彪角镇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进就地就近就业,成立了凤翔区劳务专业合作社彪角镇分社,并在该镇三岔村、杨丹村和上庄村成立了三个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各合作社组建了工作组,一方面走访辖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其用工需求,形成用工台账;另一方面,走村入户精准摸排有务工意愿的村民,将其意向岗位、劳动技能水平、工资待遇要求等信息登记在册。有用工需求的单位向劳务专业合作社提交申请,由合作社根据用工要求,统一为其调配劳动力,实现了产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就业务工“双向奔赴”。据了解,截至目前,劳务专业合作社共为10余家用工单位解决了用工难题。
为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劳务专业合作社还根据用工单位需求,开展养老护理、叉车驾驶、手工编织、中式面点等实用技术培训10场次,帮助300余名村民掌握了新的劳动技能。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