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铁路小学三年级学生领到了新教材 新闻背景
课标是教材的编写依据,教材是实现课标的载体。老教材已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教育部门根据最新版的2022年版课程标准,重新修订了教材。目前,即将启用新教材的科目分别是:一年级语文、数学,三年级英语,七年级全部科目,八年级物理和九年级化学。
新学期开学之际,历时两年修订的新教材揭开神秘面纱,闪亮登场。连日来,记者走进我市中小学校,先睹为快,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看一看新教材到底“新”在哪儿,又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新启示?
厚植爱国情怀 强化立德树人
“新教材进一步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更加突出文化育人功能,更加重视立德树人。”说起新教材的变化,金台区三迪小学副校长、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李秀芳在参加完省级专题培训之后,深有感触地说。
赞同李秀芳观点的还有三迪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王敏、渭滨区新建路中学语文教师李永娟。他们依据语文教材的选文数量解释说,新的语文教材,选文题材多样、体裁丰富。纵观目前拿到的新教材,有关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比例明显更大一些。例如,新教材中不仅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关的作品,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有表现革命英雄及英雄群像的选文,如《刘胡兰》《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还有《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等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入选的这些篇目,数量大、质量精,有助于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提升人格修养。”宝鸡高新二小语文教师刘芳总结说。
宝鸡高新二小语文教师李伟娟和老师们一起研读新教材后发现,不仅语文、道德与法治等科目强化了文化育人功能,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也纷纷增加了相关的科学史等,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创设真实情景 回归教育本真
删减课文篇目、微调课程单元、明晰教材梯度……我市教育人透过新教材表层的变化,抓住了新教材修订背后的真正目标——创设真实情景,回归教育本真,让学习真实发生。
“新教材的新变化是指挥棒,指挥我们在教学中不搞花架子,让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真实。”渭滨区新建路中学英语教师姜玲霞解释说,新教材无论从插图设计、主题选择,还是语篇内容、技能训练等,纷纷增加了很多与真实生活情景相关的内容。同时,新教材还在旧版教材对话、独白、图片、古诗、书信等常规文体上,增加了电子邮件、网页帖子、诗歌等语篇类型,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紧贴生活。此外,新教材增加了语音教学,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避免“哑巴英语”现象。因此,在开学之后的教学中,一线教师也将争取通过创设真实情景的方式,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宝鸡高新二小语文教师范利琴的观点是,新教材的每一科、每一册甚至每一单元都在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巧用教材知识,引领学生融入真实的现实生活。例如,新教材将拼音从两个单元增加到三个单元,减缓了幼小衔接坡度,降低了幼升小难度。同时,新教材增加了综合实践类内容,强调情景化和实践化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跨学科的社会实践,真正提升核心素养。
升级教育理念 “抬头看天”“低头看路”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设真实情景……新教材带来的新变化,代表着立德树人的最新要求,饱含着教育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富矿。一线教师应该如何挖掘这座富矿,并用好这座富矿?
宝鸡高新二小英语教师路亚兰的建议是,“抬头看天,低头看路。”她解释说,新教材紧扣新课标,代表了最新的教育方向。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跳出旧理念、旧方式以及旧习惯,“抬头看天”——深研新教材、新课标,把握好大方向;同时,一线教师要“低头看路”——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提升教学基本功,上好每一节课。
李伟娟的建议是,一线教师应主动做学生“读书的种子”。她解释说,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阅读可以助力学生明辨是非荣辱,分清善恶美丑,开阔磊落胸怀。为此,她建议一线教师自觉做学生“读书的种子”。一线教师如何做“读书的种子”?李伟娟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多读书、广读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单篇精讲方式和新教材倡导的大单元“群文教学”方式相结合,教会学生精读、细读、深读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新建路中学数学教师杨博沛分析说,新教材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例如,在数与代数教学中,新教材不急于让学生计算并得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验论证等方式,掌握并理解计算过程。这就启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之路上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迁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