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绽放宝鸡闪耀中华的书法瑰宝
本报记者 张琼
央视《中国书法大会》中,书友临摹大盂鼎铭文。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石鼓

实景演艺《千年九成宫》现场的书法表演 谢克强摄

何尊铭文吸引参观者关注

游客欣赏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的“德”字

麟游九成宫中的碑亭

  8月13日晚,麟游县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千年九成宫》首演,诗情画意的表演,艺术化地再现了千年九成宫的风采。其中,展示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艺术的篇章,彰显着深厚的楷书底蕴,洋溢着浓郁的笔墨芬芳。
  宝鸡,是一座与书法渊源颇深的城市,沉淀着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西周青铜器上的金文熠熠生辉,先秦石鼓的篆书吸引历代书家临摹,九成宫醴泉铭碑的欧书名动海内外……近日,记者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石鼓阁以及麟游县碑亭景区等地,探寻出自宝鸡的书法瑰宝,感受这方沃土上的书法艺术魅力。
  “书法之祖”——金文
  8月13日,市区石鼓山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展陈的青铜器令游人驻足凝神。
  何尊铭文122字、散氏盘铭文357字、逨盘铭文372字……历史长河澎湃,很多信息被掩埋,但周人在青铜器上铸下的金文却跨越数千年,依然清晰地传递着他们的经历感想、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
  西周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金文进入繁荣鼎盛时期。考古学家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说:“传世两周彝器,其有铭者已在三四千具以上,铭辞之长有几及五百字者,说者每谓足抵《尚书》一篇……”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宝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晔介绍:“金文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西周金文是殷商甲骨文的承袭,秦石鼓文在金文的基础上演变,秦小篆又在石鼓文的基础上形成。慢慢地有了后来文字的面貌,所以称金文是‘书法之祖’。”
  央视《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多次聚焦金文,在解读何尊铭文时,节目以四个“国”字为例,观察从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汉字变化。解读大盂鼎铭文时,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说,大盂鼎是早期金文的一件代表,早期青铜器的铭文雄浑博大,有庙堂气象,同时它质简质朴,从这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金文身上携带浓郁的金石气,我常研读散氏盘和毛公鼎上的铭文,为汉隶书写汲取线条、结字方面的智慧。”李晔说,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数量多、规格高、铭文丰富,市书协从2006年就提出“继承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的学术思想,至今未变,希望引导会员多从金文、石鼓文等优秀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同时,学习金文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古文字,难度大,这是横亘在书法学习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书家第一法则”——石鼓文
  8月13日傍晚,夕阳余晖笼罩下,石鼓山上的石鼓阁古韵盎然。距此1200多公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馆内,陈展着十面出土于宝鸡的石鼓。
  石鼓被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文被誉为“书家第一法则”,引历代文人墨客争相一睹其风采。古代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看过石鼓文拓片后,赞叹其“古妙”。清末书法家吴昌硕临摹石鼓文几十年,心摹手追,乐此不疲。
  石鼓文为何受历代书家喜爱?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彭曦曾向记者谈到,书法不能单独来谈,应当把它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去看。秦石鼓文忠实地继承了西周金文的审美意识,是金文大篆到秦始皇“书同文”秦小篆的过渡,同时又有明显的创新。对比之下,西周金文较厚重稳当,秦石鼓文较纤细流畅。石鼓文是把文字艺术化的作品,具备了书法审美的时代神韵,这也是历代书法家喜欢临摹石鼓文的原因。
  在《中国书法大会》上,李刚田说,石鼓文既有大篆的结构,又开秦小篆的先河。有的专家主张,学习篆书从石鼓文入手,它是一件很好的临摹范本。
  如今,也有不少人喜欢临摹石鼓文。李晔说:“石鼓文线条的质感和张力,耐人咀嚼。”彭曦感慨:“临摹石鼓文时,我总感觉到一种大气在涌动,产生酣畅恣意的美感。”
  “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眼下虽已入秋,但天气依旧炎热,麟游县碑亭景区却不时有凉风吹拂,令人颇感清爽。沿石板路前行,便可看见被誉为“人间第一帖,天下无双铭”的唐代九成宫醴泉铭碑。
  1300多年前,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偶然发现一股清泉,甘美如醴。为记录此事,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造就了这通名碑。这是欧阳询76岁高龄时的力作,书法瘦硬、秀丽、温润,引得古今书法家倾慕临摹。
  为什么九成宫醴泉铭广受书法家喜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在《中国书法大会》上说,楷书到了南朝时期,其实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为楷书最后达到高峰的成就做好了很多准备,比如笔法、字结构、审美心理、书写经验等。但这里边就差一点点东西,这一点点东西是什么呢?是绝对的精致。九成宫醴泉铭是皇家的代表作品,它必须庄严、端正、一丝不苟,所有这些,都集中在欧阳询的笔下,无以复加。
  已故书法名家任步武先生和他的弟子们,几十年来潜心临摹九成宫醴泉铭,引发了部分书法爱好者学习唐楷的热情。
  此外,宝鸡还有西周甲骨文、唐万年宫铭碑等诸多与书法艺术有关的历史遗存,令全国各地书法爱好者如饮甘露。
  目前,市书协有会员一千一百余人,呈现出人员年轻化、书写水平高等特点,不少人从家乡书法瑰宝中汲取养分,并有所精进。李晔说:“守正,便是继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学书而言,能守正出新,就已经是大收获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