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诸葛亮庙山门庄重古朴 陨星亭前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八卦亭的飞檐和斗拱 献殿檐下的“五丈通檩” 正殿门前的“龙凤纹柱” 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诸葛亮庙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一千八百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古建与古槐交相辉映
五丈原诸葛亮庙始建于元代至元元年(1264年),历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与扩建,如今不仅是缅怀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活生生的三国历史文化博物馆,娓娓讲述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五丈原诸葛亮庙古建筑群整体坐南朝北,背依秦岭、面朝渭河,这种布局不仅顺应了地形,也寓意诸葛亮北定中原的雄心壮志。
诸葛亮庙山门殿大门上方悬挂一方竖匾,上书书法家舒同题写的“五丈原诸葛亮庙”七个大字,门匾下有一副书法家孙墨佛撰文、茹桂书写的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让人还未迈进大门,就感到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
前院里,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钟鼓楼相对而立。与众不同的是,鼓楼位于东侧,钟楼位于西侧,这是为了顺应整个建筑群坐南朝北的布局。鼓楼内有一面高1.7米、直径1.5米的牛皮大鼓,虽为上世纪90年代重制,但依然承载着历史的回响。而钟楼内则悬挂着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所铸的铁钟,铁钟高2米、直径2米,重达1350公斤,钟上铸有铭文6400 多字,详细记载了铁钟铸造的时间和过程。传说,明朝末年,这口大钟不敲自鸣,因而得名“不敲自鸣钟”。
钟楼前,耸立着一棵距今约600年的古槐,名为“结义槐”,是诸葛亮庙内的三大景观之一。此槐主干粗壮,上分三杈,如同一个“义”字,仿佛寓意着天下大势的分合之道,又象征着刘备、关羽、张飞的深厚情谊,为古建增添了几分自然的神奇。
文化与艺术交融共生
树荫之下,便是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初建、1940年重修的献殿。献殿为硬山式建筑风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背面敞开,气势恢宏。门匾为岐山籍书法家王力题写的“五丈秋风”,两侧楹联为“三顾许驰驱,三分天下隆中对;六军彰讨伐,六出祁山纲目书”,系清代人撰文,现代书法家任子匡书写。
在献殿的北檐之下,横着一根长16米、直径0.6米的杨木通檩。檩是架在房梁上托住椽子的横木,这根通檩笔直无曲、粗细均匀,浑然天成,因长度约合旧制五丈,故被称为“五丈通檩”,是诸葛亮庙内的又一大景观。
献殿东西山墙的内壁上,镶嵌着岳飞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彼时,岳飞领兵路过河南南阳,夜宿卧龙岗武侯祠,看到前人留在墙壁上的诗词文章,不禁感物伤怀、泪如雨下。翌日,他受邀书写前后《出师表》,随着情感越趋激烈,书体由行书变为行草又变为草书,慷慨激昂、大气磅礴,朱元璋曾赞其“纯正不曲,书如其人”。这两篇书法后被刻在37块石板上,藏于五丈原诸葛亮庙内。
穿过献殿,进入中院,正中矗立着一座八角攒尖、飞檐藻井的八卦亭,正面的楹联是“亭号八卦,震宫龙巽宫鸡雕刻成象 ;原名五丈,山在后水在前包围若屏”。关于八卦亭,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200多年前,此地发生一场地震,不少民房受损遭毁,但诸葛亮庙安然无恙,八卦亭仅有两个柱石下陷。修复时,工匠们尽管详细绘制了图纸,却无法将拆下的椽子原样装上,只得把多出的一根放在旁边,以彰显初建八卦亭的工匠技艺之精湛绝伦。
历史与现代交织回响
八卦亭后便是正殿。正殿北檐之下悬挂着茹桂书写的门匾“英名千古”,两侧楹联为“布衣将军”冯玉祥撰书的“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流风於遗迹,万古清高”,正门匾额是乾隆御笔亲题的“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值得一提的是,冯玉祥撰书的楹联没有钉在柱子上面,而是挂在柱子侧面,空出来的这两个柱子为云楸木所做,未施任何色彩,但柱身的木纹清晰可辨,西侧柱子的木纹如游龙戏水,东侧柱子的木纹如凤凰揽日,故称“龙凤纹柱”,寓意龙凤呈祥,是诸葛亮庙内的第三大景观。
正殿之后,是广阔的后院,名为“将星园”,正中是一座陨星亭,亭内立有一块“落星石”。相传诸葛亮病逝前,一颗流星陨落于此,化为石块,故名“落星石”。
正殿西南侧,有一座诸葛亮衣冠冢。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将其衣服帽子埋葬于此,堆为土冢,以作纪念。该冢在明嘉靖年间重修,增砌石栏,并立有28根石柱,象征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父子28年。
如今,五丈原诸葛亮庙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文化殿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每逢传统节日,这里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让人们在缅怀先贤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近年来,五丈原诸葛亮庙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修缮和提升,力求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让这座古建筑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