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民政专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村里建起加工厂 集体村民双增收
“反向打工”的正向思考
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以项目之“进”鼓发展之“劲”
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
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
以更高标准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理论学习 提升能力素质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反向打工”的正向思考
关华
昔日进城打工,如今下乡赚钱。在我市麟游、眉县、凤县等地,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一种新型打工模式:居住在县城、镇街的居民,在蔬菜、花椒采摘以及猕猴桃作务等农活集中期,就会从城镇回到农村,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笔者认为,这种“反向打工”顺应了农村发展的需求,相关部门应针对这一变化,对“反向打工”做出及时引导和规范。
“反向打工”是农村产业兴旺的标志。麟游县曾因当地产业发展滞后,是我市劳务输出大县。如今,随着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劳务用工出现了明显缺口。早在两年前,笔者在麟游县九成宫镇采访时就了解到,当地高山冷凉蔬菜产业蓬勃兴起,仅西坊村就种植豆角、西葫芦等蔬菜2400余亩,在蔬菜集中采摘期,每天需要用工400人以上。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当地甚至开通了从县城开往乡村的“公交采摘专线”,并从周边镇村“借调”临时工。同样,在眉县猕猴桃授粉、疏果等关键阶段,当地也需要大量的临时工。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展示出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我市以“一县一品”为标志的特色产业,实现了集中、优势、集约的高质量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反向打工”使农村成为新的就业热土。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特别是农业现代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给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渠道。近期,凤县花椒即将进入采摘期,县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提早分赴汉中、甘肃陇南等地宣传招工,与当地林业、人社、文旅、铁路运输等部门沟通协调,组织1万余名城乡劳动力陆续到凤县加入“采椒大军”。这启示我们,要应对“反向打工”这一新的变化,各县、各相关部门应有前瞻意识,结合当地产业布局,提前考虑到产业用工的需求,积极组织调配力量。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用工行为,防范用工风险,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