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护理操作前,护士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测量。
“到家护理”服务的护士填写外出登记备案表
上门为患者提供服务
为卧床在家的患者更换胃管
下雨天,护士开展“到家护理”服务。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到家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手机点一点,护理送到家,便捷又贴心,我市“到家护理”服务从2022年试点以来,逐步进行扩面推广,日益受到市民群众高度欢迎。“到家护理”服务有哪些项目?如何保证护理过程中的规范性?这项服务如何长足发展?笔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手机下单 护理到家
前不久,29岁的王瑶生孩子后在家坐月子时,在凤翔区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了“到家护理”服务。经过电话沟通,该院护士上门为孩子做了脐部护理,还给王瑶讲解了饮食、保健方面的知识。
“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如果只是因为换药、拆线来医院,既不方便也费时间,‘到家护理’服务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凤翔区医院护理部主任时宝萍说,“到家护理”服务既方便了患者,也推动了医疗机构医护资源下沉,让规范护理服务走进百姓家中。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服务又专业又细致,我们再也不用来回折腾病人了。”近日,凤县医院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后,患者家属杨先生非常满意,连连称赞感谢。据了解,杨先生家住县城惠民家园小区,母亲因脑出血后遗症长期卧床,不能自主进食及排便,需要定期更换胃管及尿管。就在一筹莫展时,家人听说凤县医院开展了“到家护理”服务,随即进行了电话咨询和预约。从这以后,医护人员就成了杨先生家里的常客。
“我们开展‘到家护理’服务已经一年半了。”凤县中医医院副院长马秦蓉说,这项服务开展以来,通过医护人员多跑腿,切实解决了部分群众看病不方便的问题,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肯定。
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干事强渭琴说,他们医院“到家护理”服务也已开展了10个月,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宣传推广。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家护理”主要提供基础护理、健康评估、伤口护理、管路护理、母婴护理、糖尿病护理、标本采集、康复护理八大类护理服务。我市“到家护理”服务从2022年在各医疗机构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已有20家医疗机构相继开展了该项服务,覆盖全市多个县区。服务一般采取“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运行模式,患者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下单。目前全市已在“护理到家”平台注册了894名护士开展此项服务,累计服务3563人次。同时还有的通过“优小护——医护进家”项目及“一康优护”等平台进行注册开展服务。
“护士上门服务是全流程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住院护理的延伸,这项服务可使出院患者享受到连续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促进患者康复,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资质达标 服务规范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慢病、失能、半失能以及因罹患疾病导致行动不便的人群不断增多,居家护理已然成为刚性需求。除了高龄、失能人群外,康复期行动不便的人、慢病患者、新生儿等也都有到家护理服务的需求,这是我市推出“到家护理”服务的主要原因。
“上门是方便,但是服务过程安全怎么保障?到家护理服务的效果怎么样?护理人员是否专业?……”“到家护理”服务推出后,服务的规范性、安全性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到家护理”服务对注册护士资质有严格要求,首先要具备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经过理论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上门服务规范培训后,通过考核的人员才会被授权“到家护理”上门服务资质。其次对于母婴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等项目,护理人员还需持有省级专科护士资格证,这些都能较好地保证服务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同时,为进一步保证服务质量,部分“护理到家”平台系统还可对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接单护士在授权情况下,可查看患者既往门诊或住院诊疗信息;患者也可通过平台上传诊疗资料,便于护理人员精准掌握患者情况。
杨小英是凤翔区医院消化内科的主管护师,也是该院开展“到家护理”服务的第一批护士之一。完成医院日常的护理工作后,在休息的时候,她会通过“护理到家”平台“抢单”,为有需求的患者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杨小英介绍,随着“到家护理”服务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了解,订单数量也在逐步上升,目前她已经完成了10个订单,有3位患者甚至在下单时会指定她来接单。
笔者了解到,因为这项服务是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所以平台有订单了,护士会根据自己的时间来接单。而平台会收取一定的上门服务费,和医院按比例分成,医院再分给上门护理的护士。
“院里要求每次出单都必须两名护士同行,一方面是对服务过程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保证护士的人身安全。”杨小英说,每次出单前,她都会提前与患者进行电话沟通,准备好需要的物品上门。入户后,她主要负责提供护理服务,另一名护士全程佩戴护理工作记录仪对过程进行监督,在有需要的时候协助工作。
“到家护理”服务对于患者而言,实现了医院为患者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突破。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快速的专业护理服务,无须再为反复奔波于医院而烦恼,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对于医院而言,这项服务不仅有效节约了医疗资源,还提高了医疗效率。
鼓励发展 提质扩面
很多群众对上门医疗护理需求日益迫切,如何使“到家护理”服务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陇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杨琳说,当前“到家护理”服务需求广泛,但服务供给仍有待提升。预约方式的多样化是提升服务覆盖面的关键,患者可以通过出院预约、平台预约、电话预约、微信预约等多种方式,让预约服务更方便。目前来看,部分医院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各医疗机构需要持续规范上门护士的服务标准,制定奖励措施,不断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鼓励更多专业护士加入。同时,也可以将社区医疗机构纳入进来,充实上门护理力量。
“不断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完善服务流程很重要。”马秦蓉说,专业的护理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基础。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强化管理职能,不断优化流程,定期组织培训并随同服务团队现场督导服务,确保各项操作规范、安全执行。
在谈到“到家护理”服务的未来发展时,业内相关人士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比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服务发展,提供资金补贴,或将上门服务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不断减轻需求者的经济负担,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从而推动“到家护理”服务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