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本市新闻·公益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关爱与责任同行
家门口开设免费早教课
诗词传雅韵 读书养心性
书吧进商场阅读新风尚
点亮孩子阅读的兴趣之灯
小朋友研学 乡村游火热
大树冠“理发” 绿化树换新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关爱与责任同行
——岐山县凤鸣镇区域敬老院见闻
抽蒜薹
本报记者李一珂
一走进岐山县凤鸣镇区域敬老院,就看见许多老人在院子里散步、聊天、晒太阳,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院子里的花生机勃勃,一幅温暖的场景。4月18日,记者在岐山县凤鸣镇区域敬老院采访时发现,老人们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乐享晚年,和谐相处,有着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幸福感从哪里来?记者注意到,整个院子环境干净整洁,房间内布置得简约温馨。院长张宏涛告诉记者,他们注重亲情服务,工作人员经常与老人聊天谈心,了解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还创新制定了“三结两看一回访”制度,三结就是与老人结对子、结朋友、结亲戚,两看是过节必看、老人住院必看,一回访是半年送老人回家或走亲访友一次。枣林镇老人麻兵乾今年62岁,4年前他来院时,由于视力不好等身体原因,经常发脾气,院里的工作人员带他去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经常跟他谈心拉家常,还专程带他回老家看望左邻右舍,麻兵乾心情逐步好转。他说:“这些工作人员对我好得很,还有人一起聊天说话,我以后就安安心心在这里生活了。”记者了解到,敬老院目前居住了94人,都是集中供养的特困户,没有子女的他们在敬老院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
归属感则源于敬老院的一个小创新。敬老院租赁了一块地,建了3个蔬菜大棚,种植了西红柿、黄瓜、蒜薹、豆角、红薯等蔬菜。记者采访时看到,几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正在大棚里抽蒜薹,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为啥要让老人去田地里劳动?”“这你就不知道了,大多数老人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住在敬老院后他们闲不住,为此,我们专门打造了‘三园’基地(蔬菜园、种植园、养殖园),给老人们提供干农活的地方,让他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归属感。”张宏涛说,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